第(2/3)頁 你一個公子,還是名滿七國的公子,會如此不知兵事,即便不如將軍般了解透徹,“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這樣淺顯的道理,會沒有學(xué)過。 唯一的解釋便是信陵君在故意裝傻、明知故問。而信陵君明知故問的必是他最為著緊的——趙軍何時崩潰? 之前一陣陣的談?wù)?,為的也就是探查出自家大軍還能堅持多久,如此才能在自家大軍差不多失去戰(zhàn)力之時介入戰(zhàn)場,好獲取最大的利益——秦趙互弱。 明白了信陵君的想法,廉頗的應(yīng)對則是更加從容了,無他,謊言早已摻在真話里一同喂下。 于是,廉頗將計就計,耐心地科普著將兵的心得來:“信陵君有所不知,糧乃兵之膽,有道是手中有糧心中不慌,糧草斷絕后不僅僅氣力的不繼,更是士氣的低落,是軍令的不暢!人餓極了,什么事情都做得出來,一個不好便是營嘯之災(zāi)??!” 信陵君當(dāng)然知道“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的道理,否則也不可能在真正的歷史上編纂出兵書《魏公子》,更是率六國之軍躍馬函谷關(guān)了。 知道歸知道,信陵君卻是依舊裝作謹(jǐn)受教的模樣,甚至有些著急忙慌地回道:“將軍此言有理也,是本君之錯,不知兵事之急,不同人性之餓。本君這就進(jìn)宮,要我王無論如何要早日出兵?!? 說著信陵君便站起了身子,隨即一臉真誠地看著廉頗,微微一禮道:“還請廉頗將軍一道隨我入宮見駕,以說服我王。” 若非知道信陵君是在故意地在套自己的話,看著信陵君真誠的眼神與彬彬有禮的行為,廉頗簡直真的被他忽悠了。 只是,若論演技,廉頗也是不服輸之人。 “固所愿不敢請耳!”廉頗亦是一臉真誠地積極回應(yīng)著信陵君。 言罷,兩人相互一禮,隨即共乘一輛馬車,緩緩來到宮門之前。 一通檢查后,廉頗被帶到一座稍遠(yuǎn)些的偏殿,等候魏王的傳喚。 至于信陵君,則是徑直被帶到了主殿,主殿之中之中魏王和幾員重臣,包括龍陽君在內(nèi)也早已等候在此,雖然信陵君到得比預(yù)想中要晚了許多,但卻沒有一人想要離開半步,畢竟誰也不愿缺席魏國重新崛起的每個重要節(jié)點。 當(dāng)然,更重要的還是崛起之間,無數(shù)的利益。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