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只是,正當趙括稍稍安心之時,廉頗卻又在一旁潑起了冷水。 “而這約四十萬大軍之中,能戰之兵尚不足半。”廉頗繼續語不驚人死不休道:“三年鏖戰,精銳損失泰半,補充來的新兵之中,過半人數只是剛剛放下鋤頭的農民!上不了馬,拉不得弓,沒有章法,根本沒有多少戰力。” 一下子從四十萬大軍,銳減到二十萬不到,趙括顯然有些接受不了,臉色明顯暗沉了許多:原以為丹水前線再怎么樣,也總該還有至少三十萬大軍的,沒想到情況比自己想象的還要糟糕得多了。 二十萬! 二十萬…… 如同繞梁之余音在趙括的耳邊不斷回旋。 只剩二十萬了,自己的計劃還能成功嗎?甚至,還能執行嗎? 趙括死死地盯著沙盤,慢慢回想著自己的計劃,試圖再絕望中找尋那一絲絲的可能的希望。 一旁的田單和許歷聞聽此言,心中也不是個滋味。 都知道前線打得苦,損失大,卻沒想到損失這么大!要知道同廉頗一道出來的大軍,以及后續增援空倉嶺的三十萬大軍可有大部乃是精銳部隊啊,后續的增援雖然多為無甚戰力的新卒,但總歸還是有幾只戰兵的,如此多的戰力,居然打到現在只剩能戰之卒尚不足二十萬? 也就是說,至少已經有十余萬的精銳大軍殞命在這三年的對峙中,若是再加上普通士卒的損失,恐怕就奔著二十萬往上去了。 三年對峙,該是怎樣的一番腥風血雨啊! “本將帶來五萬大軍,其中能戰之精銳只有一萬許。”見廉頗已經盡托其底,趙括也當即掀開了自己所帶著的底牌。 “這……” 這會兒,論到廉頗將軍麻爪了。原以為帶著王命前來轉守為攻的趙括,號稱二十萬援軍,怎樣手里邊也該有個三萬五萬的能戰之兵,卻不想只有一萬多?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