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傍晚時分,老朋友拓養(yǎng)坤趕來匯合了。這家伙又收攏了馬步千余。 想合兵沒問題,只要讓李自成派監(jiān)軍就行。不然以拓養(yǎng)坤的軍紀,革命軍免不了要背黑鍋。 拓養(yǎng)坤自然不愿意,第二天找借口率隊先走。 革命軍隨后向西進入山區(qū)。 西邊太岳山脈,東邊太行山脈,再加個南邊的王屋山,一圈山圍起來的就是上黨高地。 “地極高,與天為黨,故曰上黨。” “居太行之巔,據(jù)天下之脊。自河內(nèi)觀之,則山高萬仞;自朝歌觀之,則如黑云在半天。即太原、河?xùn)|,亦環(huán)趾而處于山之外也。乃其勢東南絕險,一夫當(dāng)關(guān),萬軍難越;西北絕要,我去則易,彼來則難。夫非最勝之地哉!” 上黨高地中間有盆地,宜農(nóng)且多礦。 如果能把上黨占下來種田,養(yǎng)兵五萬沒問題,槍炮甲胄也能裝備齊全。 可是,難! 不好跟朱元璋比,高筑墻廣積糧緩稱王有前提。 元末擴廓帖木兒(王保保)、孛羅帖木兒、李思齊、張良弼、孔興、脫列伯等各路軍閥內(nèi)戰(zhàn),自己人先打出了狗腦子。這也是各路反王能坐大的一個原因。 尤其王保保殺的元軍怕是比他殺的農(nóng)民軍還多。 劉福通有安徽、江蘇、河南、山東等地; 徐壽輝有湖北、湖南、江西等地; 張士誠有江蘇、浙江等地; 明玉珍有四川、云南; 而此時繼承郭子興隊伍的朱元璋,仍然局促于安徽中部的滁縣、和州一小塊地方。 前面有一眾牛批人物幫著承擔(dān)火力,朱元璋這才有機會猥鎖發(fā)欲。 所以形勢有別,李自成不能照貓畫虎。 走一步看一步吧。 烏嶺山是太岳山脈的支脈,也是汾河流域與沁河流域的分水嶺。 革命軍在烏嶺山間穿行,于二十七日抵達沁水。這種偏僻小縣正適合開刀。 縣城周長二里一百步,髙二丈二尺,護城河深一丈,只有東西北三門。城里的武裝力量有百十個衙役。 李自成分出三哨人馬駐扎于三門外。 沁水縣衙里愁云慘淡。 知縣董老爺正聚集了一幫士紳商量對策。 “大伙兒都拿個主意吧,有錢出錢有人出人有力出力。你們都清楚,流賊暴虐,一旦破城,玉石俱焚。” 眾人嘰嘰喳喳獻言獻策時,一個衙役疾跑進來。 “大老爺,流賊射書一封。” “……”士紳們立馬閉嘴。 董之表看罷信,眉頭皺的更緊了。 柳大秋問道:“明府,流賊可是勸降?” 知縣嘆口氣,欲把信紙撕碎,再想了下,轉(zhuǎn)手遞出去。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