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第二天,李自成跟沈本升約好計劃,暫且分別。 胡茂禎送三人出了波羅堡,順道帶著參觀了隔壁的凌霄塔、睡佛寺。 廟里香霧繚繞。 老百姓日子過得苦不拉幾,拜佛倒是勤快。 人們做了好事總想讓鬼神知道,做了壞事總以為鬼神不知道,太讓鬼神為難了! 出了廟,李自成遠眺無定河對岸,蜿蜒的長城就在北面。 “邊墻離這里多遠?” “過了河還有八里地。九哥,我那兄弟就在附近,要不去溜一圈?” “行啊!省的再跑一趟。” 李自成剛好也想見識一下萬里長城。 告別胡茂禎,三人下山過河。 河邊有座尼姑庵挺熱鬧,平日供往來客商歇腳,還有水磨免費供農人使用。 這邊基本沒有高山了,大路坦途正好策馬揚鞭。 先沿河西走,直到懷遠堡巡防地界,三人掉頭向北。 抵達邊墻后,李自甲留下看馬。白鳩鶴在前開道,李自成毫不費力就登上了邊關重地。 舉目遠望,風景這邊獨好。 所見并不是千里大漠。 一馬平川處,大片草地里間雜些砂礫。 早前長城外芳草依依,樹林子也很不少。百年防虜下來,幾乎都被邊軍燒光了。 黃河幾字彎內多好的養馬地,更別說還有富裕的河套。 河套南望關中,控天下之頭項。 河套安,天下安;河套亂,天下亂。 西套不用說,塞上江南,大明有分封慶王在彼,也是寧夏鎮駐地。 前套就可惜了。 東勝衛(約鄂爾多斯東勝區)內遷后,俺答汗在嘉靖中期進駐豐州川(呼和浩特一帶),筑城墾荒。鼎盛時有良田萬頃,漢民十余萬。 后套那邊雖然黃河還沒改道,但是開荒種地養活一萬軍隊輕輕松松。 而且三套之間有黃河水路相通,調兵、運送物資都非常便利。 可惜,這么好的地方被大明棄之敝履。 個中原因是本糊涂賬。 有個說法是明初沒人。不光蒙古人稀少,漢人數量也嚴重不足,河套千里無人煙。那還守個錘子的邊,墾個錘子的荒。 明朝疆域徹底退到長城一線。 后來朝廷也有“復套”提議。 尤其在嘉靖年間,為此事還罷免了三位巡撫又斬了一個兵部侍郎。 只是因為前者反對出兵河套,而后者極力主戰,最后四人都沒落個好下場。“復套”不了了之。 其實到了明末,蒙古人也沒啥戰斗力了。 去年十月,套虜干兒罵聯合海西蒙古(青海)銀定、歹成兩部大舉進犯寧夏。 干兒罵是真的秀,身批金龍盔甲,胯下紅沙戰馬,騷包的不知自己姓啥了。 一騎當先就要找明軍主將單挑。 寧夏總兵尤世祿可不慣著他,一鐵簡將之擊落馬下,然后斬首、剝盔甲、抓紅沙馬,得勝而還。 此戰蒙軍被斬首上千,慘的一逼……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