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袁紹圖韓馥-《三國歸晉》
第(2/3)頁
逢紀獻計道:“韓馥是一個庸才,我們可以暗中與公孫瓚相約,讓他南襲冀州。待他大兵一動,韓馥必然驚慌失措,我們再趁機派遣能言善辯的人去和他說明利害關系,不怕他不讓出冀州來。”
不得不說逢紀的這個額辦法很不錯,因為此時覬覦冀州目前除了袁紹和公孫瓚之外還有黑山軍的張燕。而先到冀州的韓馥也沒有完全掌握整個冀州。比較有實力的軍事力量 包括韓馥和袁紹以及平南中郎將張燕和都尉麴義。
從絕對軍事力量上來說韓馥最強,張燕次之,袁紹再次,麴義名義上是韓馥的部將,但一直駐守冀州北方抗衡張燕和幽州,加上麴義本人驍勇善戰。基本上獨立于韓馥的軍事體系之外。
張燕的軍隊很多,但戰斗力不強,主要依靠太行山的地形與朝廷對抗。韓馥收服不了麴義卻又不得不倚重麴義暫時拖住張燕。
袁紹手下還是有點能人的,逢紀和審配等人紛紛建言袁紹先拉攏麴義,讓韓馥孤立。然后利用公孫瓚和張燕威迫韓馥。
袁紹很看重逢紀,果然照他的意思寫一封信送給公孫瓚。之前兩個人已經有一次合作,雖然沒能成功地擁立新君,但在對待韓馥的問題上算是不謀而合,不是公孫瓚如何支持袁紹,而是公孫瓚的野心葉子啊膨脹,希望記住亂起,他也能夠火中取栗。
另外一方面麴義也是個不甘寂寞的,自從十八路聯軍起兵討伐董卓以來,他就敏感地感覺到天下大亂,所以一直從旁冷眼觀望。等看到袁紹、韓馥等人貌合神離,就知道自己的寄回來了,于是麴義率先反叛,脫離韓馥欲自立,韓馥雖然無能,但也不能坐視冀州被人瓜分,于是率兵前往征討。
韓馥在河內屯兵將近一年,屁事沒做,軍中士氣渙散,雖然人數眾多卻沒能奈何麴義。
韓馥討伐不利,袁紹知道自己的機會來了,于是派逢紀與麴義結交許諾兩人平分冀州。麴義雖然不相信袁紹會與自己平分冀州,但韓馥既然動手,他麴義除了找張燕也就是只有袁紹了,于是就答應了。
同時公孫瓚發兵,南襲冀州。麴義在西北,公孫瓚在北,袁紹在東北,三路同下,韓馥本就軍事才能一般,與袁紹單挑或許還能僵持,但麴義和公孫瓚參合其中韓馥一戰敗績,慌了手腳,此時袁紹的說客高干到了,不失時機地勸說韓馥的同事暗地里拉攏韓馥手下,高干是袁紹外甥,自然能代表袁紹許諾,韓馥手下人紛紛倒戈。
他們對韓馥說:“公孫瓚乘勝南下,諸郡望風而降;袁車騎也領兵到了,他的意圖難以預料,我們私下都很為將軍擔憂。”
韓馥一聽,不禁倒抽了一口冷氣,急切地問:“既然如此,那怎么辦呢?”
高干不正面回答,反問道:“依將軍估計,在對人寬厚仁愛方面,您比袁車騎怎樣?”
韓馥說:“我不如。”
高干再問:“在臨危決策,智勇過人方面,您比袁氏怎么樣?”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