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且說衛宣并不得覺得拒絕袁術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情,袁家四世三公沒錯,可自己老爹也是太師,三公之上!不過衛宣也沒忘記如今為光光祿寺卿的王允,王允之大名是從他中平元年出任豫州刺史開始的。而衛肅如今為公卿之前就是與州刺史,也算是與王允有緣分。 當然衛宣將王允放在一個必須盡快拜訪的人名單中,因為他是光祿寺卿,是議郎的主官,當然還因為即將發生的誅殺董卓之事情,四世三公的袁紹聯合關東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結果虎頭蛇尾,而王允身在長安卻能用一婢女成功誅殺這個混世魔王,衛宣同樣對于這個能夠導致董卓與呂布反目的貂蟬很感興趣。當然衛宣也不會忘記王允在成功誅殺動作之后得意忘形,居然連蔡邕這樣的大文豪也敢下殺手,一直最后變成孤家寡人被李傕郭汜等人攻殺。如今自己成為了蔡邕的女婿,自然要替老丈人先看看這個潛在的危險。 和拜訪何颙不同,何颙之前與自己已經認識,而且是閑人一個。衛宣帶著隨從來到王允府門之后恭恭敬敬地遞上名帖,然后在門房外等待小半個時辰之后終于得以進府。 雖然沒有袁紹、曹操那等熱情,但王允也沒有托大,站在二堂臺階下迎接衛宣等人,這次跟隨衛宣前來拜訪的除了衛赟和杜鵬還有文聘,衛宣做的就是后輩子侄拜訪長輩的打算,見面之后衛宣也不稱呼自己為下官而是說道:“小侄見過世叔?!? 身后的衛赟和文聘也是跟著衛宣說同樣的話。 王允年過五十,位列九卿,衛宣年不足二十,叫一聲世叔并不算折節,尤其是衛肅和王允同樣做過與州刺史,同樣是在與州刺史任上進京為公卿。王允出自名門太原王氏,雖然如今趕不上河東衛氏卻差不太多。和東北部與太原南部接壤,種種因素加起來,王允也不會 覺得突兀。 接著衛宣身后的文聘也是學著為選的樣子給王允行禮,衛赟無奈只能跟著行子侄禮。 王允對于衛宣這樣行禮也很是歡喜,雙手把住衛宣的雙臂將他扶起來笑道:“可算是將仲道你盼來了,河東楊奉等人可還老實?” 衛宣沒想到王允上來就問起了楊奉,轉念一想也對,他是光祿寺卿,問問地方剿匪的事情也屬于他的本職工作。 于是衛宣再次簡單地將白波軍和楊奉等人的情況說了一下,當然也沒忘記給楊奉說幾句好話。王允聽聞楊奉出身襄陵豪族,未免覺得有點可惜。在他看來就算楊奉歸順了朝廷也畢竟是賊,以后的前途有限。 不過聽聞楊奉等人還算老實王允也是松了一口氣,接下來的內容就有點枯燥了。只是讓衛宣覺得意外的是作為士人集團中堅,王允卻決口不提袁紹等人謀誅宦官的事情,顯然年過五十的人和三十多歲的年輕人的想法是不一樣,不會逮住一個有機會拉攏的就趕緊出手。對此衛宣也不好多說,畢竟王允可以為時任集團的權利與董卓斗爭并不一定代表他贊成袁紹等人謀誅宦官的做法。 不過接下來自然王允也是要好好招待衛宣的,和袁紹那紈绔子弟比起來,王允家的歌姬就要少了不少。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