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衛宣從內心里是佩服古人智慧的,這么寬闊的城市和龐大的人口,如何進行管理真的考驗人。雖然可能洛陽城大大部分人口是生活在城墻意外的外廓的,就算城墻內只有三十萬,這么多的人糧食、蔬菜和淡水的供應以及消防安全每一個都是很復雜的系統工程。 當然衛宣最關心的還是洛陽周圍的地理形勢。 當然有關洛陽八關如函谷、伊闕、廣成、大谷、轘轅、旋門、孟津、小*平津等等,衛宣只知道一個大概,剩下的具體位置和防御情況需要錦衣衛們去獲得更加詳細的情報。 當年董卓被迫西遷,除了關東聯軍控制了關東大部分區域之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擔心盤踞河東的白波軍和汾河流域的于夫羅偷襲長安斷了他的后路。現在河東的白波軍并沒有做大,而且歸順了朝廷,不知道會不會有巨大的蝴蝶效應。若是到了那個時候董卓在李儒等人的附著下硬杠袁紹等就好看了。 當三丈多高的城墻出現在眾人眼前的時候,衛宣感嘆洛陽城胸圍的同時也在為它即將到來的慘命運而擔憂。如果有可能衛宣想保住這里的一切,哪怕是一花一草。 衛宣一行人是一起進入洛陽的,但進城之后,就分開了,衛宣帶著蔡琰和隨行的十幾人前往大姊夫鐘繇家。其余人先行去早就準備好的府邸安置。 衛宣如此安排除了擔心鐘繇家住不下之外,也擔心他責怪自己太招搖。 鐘繇今年即將四十,也是一個基因極好的美男子。早年也曾經為議郎,后外放為楊陵令,不就稱病歸家,后又被三府征辟,現為廷尉正,品秩雖不高卻權力很大。 關于鐘繇還有個小故事,說是小時候他隨父親前往洛陽,路上遇到個相面的道士,他說鐘繇將來貴不可言,可惜要注意落水,鐘繇的父親當然是不信的,結果沒有走十幾里鐘繇居然真的跌落河水中差點淹死,他和父親大奇,于是返回去問那道士。 那道士說此子與三河有緣,然后就不肯多說, 鐘繇的父親于是帶著他前往洛陽求學,洛陽屬于河南尹,后來娶妻河東衛家女也是受到了這個三河有緣的影響。 而在衛宣的印象里,這位曹魏的臺柱子可謂是大器晚成一直活到將近八十歲,那么三十多歲的時候稱病多半是假的,估計也是年輕見不得朝政腐敗。 鐘繇作為廷尉正,在洛陽是有集體宿舍的,不過如今衛宣將他的妻子和姊妹帶來了,他就不能一直住在集體宿舍了。而他在洛陽的院子卻是因為不怎么住的緣故,十分簡陋,沒什么家具和仆從,更談不上裝修。 鐘繇見到自己的妻弟從安邑來到洛陽之后帶著妻子直奔自家也是很高興。這說明衛宣將他這個姐夫放在心上。當然最主要的原因是衛宣這半年多以來在河東的所作所為。如今的衛宣在洛陽也算小有名氣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