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陰德很快就完成了交接,其實也不需要交接,因為他是單車回家,剩下的府庫樹木不對的不是用于這次平叛就是以前的虧空。犯了這么大的錯朝廷都不追究,文直也不想為難他。就算上書朝廷想來也不會有結果。 而當文直拿到河東府庫的數據的也是很意外,太守府至少還有一百六十萬石的糧食,這些糧食對于一個擁有二十個屬縣。七八十萬人口的河東來說并不算多。 但是除了用來供養郡吏和郡兵之外,至少還能拿出三四十萬石糧食來賑濟災民,按照半年就計算,至少能夠養活六萬以上的災民,那么郭太等人想起義就沒有那么多的跟隨者了。 前太守陰德走得有點凄涼,只有一名小妾和幾名徒仆隨行,太守府大小幾百屬吏竟然沒有人去送行真可謂世態炎涼。衛宣聽聞了,連忙讓人追上陰德,給他送去了一些禮物和五十萬錢。好歹也曾經為二千石,落得如此下場未免太凄涼了些,還不如直接下獄呢。登陰德回到南陽豈不是也同樣丟河東人的臉。衛宣做這些自然也不圖陰德回報,好歹君臣一場。 換源app】 衛宣努力地說服新太守妥善處理楊奉裁撤下來的賊兵的同時,也在為自己為衛家計劃,就在這時候朝廷的圣旨又到了! 來宣圣旨的還是之前替衛宣送來別部司馬圣旨的小太監,他見到衛宣之后不斷地恭喜衛宣。等到聽完圣旨衛宣也是懵逼了。 太尉袁槐和大將軍何進共舉衛宣為議郎,天子嘉其軍功許之。 議郎是秦朝設置的一種官職,到光武帝時候同中郎,在侍郎、郎中之上,其指責是顧我呢答對,不需要和其他郎倌一樣負責宮廷守衛。其他的郎官歸五官中郎將管轄,議郎不在其中屬于光祿寺,且有資格參與朝政。 所謂入則顧問天子,出則州郡大吏。說的就是議郎的清貴,雖然只秩六百石,卻經常是地方縣令甚至太守轉任為議郎的。如果是太平時衛宣安心在洛陽呆上幾年,混個臉熟想要外放的話稍微活動一下小則大縣令,甚至州刺史和一郡太守。所以這個位置一般是用來鍍金的。 按照衛宣的資歷和名望是夠不上議郎的,換成如今的蔡邕還差不多。想來一是因為太師衛肅,二是天子為了獎勵衛宣這段時間的功勞,當然這當中處理最大的肯定是袁紹與何進,他們兩位謀誅宦官,急切需要衛宣這種年輕敢作敢為,且有勇有謀的人。 不管是什么原因,反正河東上下都為衛宣高興,衛肅甚至派下人前來通知衛宣讓他好好準備早日上京。 神京洛陽自然這個時代每一個士子向往的店,衛宣當然不想錯過這樣為家族賬目為自己刷聲望的機會,他沒有蔡邕的那樣的修養。而且他也知道自己必須走出河東,為了自己也是為了衛家。神京洛陽群英薈萃,能夠在天下大亂之前多認識一些人也是好的,比如此時此刻正閑賦在家的曹老板,比如天下盟主袁紹,還有自己的大姐夫鐘繇此刻應該也是在洛陽,還有荀彧之侄荀攸、涼州毒士賈詡此刻也應該是吉百石的小吏,這個時候不結交海燈什么時候。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