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一卷 河東督郵 第020章 線索-《三國歸晉》


    第(2/3)頁

    衛宣在屋子里的床榻邊坐下來,想著剛才陳鐘交給他的竹簡。當初童淵認出了王越的身份,衛家和河東郡太守衙門才沒有大張旗鼓地追查刺客的下落。雖然按照王越等人身手,如果童淵不出手的話普通人就是全城搜查也查不到什么。

    但是也正是童淵揭露了王越的身份,才讓衛府失去了王越等人的蹤跡。并且幾乎所有人都一致認為王越是受到了十常侍甚至皇帝的指派!

    雖然洛陽哪位高高在上的皇帝并沒有就王越刺殺衛肅的事情做出解釋,只是為了安撫衛肅象征性地拜衛肅為太師。

    皇帝沒必要也不屑于解釋,十常侍卻還是做出了解釋,至少哪位來宣旨的小黃門是做了解釋或者有所暗示的。

    如果仔細揣測小黃門的語氣就不難聽出來幾個關鍵點,第一王越很久之前就離開了洛陽,第二王越在事發后并沒有回到洛陽。衛宣能夠理解那小黃門,十常侍在洛陽城內可謂是威風八面,按照他們的幾個的行事風格,就算王越被現場抓住供認出十常侍就是幕后兇他們也不會擔心。

    當然衛宣更傾向于十常侍甚至不屑于刺殺一個歸鄉的太尉,因為衛肅在位的時候他們都不怕,難道還害怕一個辭官在家的人給朝廷上書?那小黃門之所以那么說可能是想暗示衛家什么,也許是替十常侍打抱不平!

    事情過去這么長時間之后衛宣反而更傾向于十常侍是不屑于刺殺衛肅的。當然皇帝就更加不可能,當今天子不是什么明君也并不在乎自己的名聲,所以如果他想讓衛家閉嘴只需要一道圣旨!

    而衛肅能夠在王越等人的刺殺中活下來顯然超出了王越的預料,也超出了王越幕后之人的預料。雖然這是一場未遂的刺殺,但要追查兇手還是可以套用某位偵探家的邏輯,誰獲益最大誰的嫌疑就最大。

    假設衛肅在當日的刺殺中死去,王越順便將衛家核心成員屠戮一空,那么必定在大漢境內掀起一場風暴。因為當今的大漢朝堂其實可以封分為三股主要勢力,宦官、外戚和士人集團!

    宦官集團因為親近皇帝而倍受寵幸,所以行事往往十分囂張,甚至明目張膽地索賄。當年的左豐和盧植的恩怨就是這么來的。

    盧植因為不甘心被左豐敲詐而差點丟了性命。想想一個傳圣旨的小太監就敢如此,一名正帶兵剿匪的中郎將就此下大獄,而且明目張膽索賄的小太監卻不需要承擔任何后果。

    身為十常侍的張讓、趙忠等人可能被衛肅的奏章惡心到了。但要說冒著被皇上責罰的風險派遣王越這種身份十分敏感的人去行刺怎么想也不劃算。

    要知道能夠成為皇帝最寵幸的宦官自然都是聰明人,一定程度上也是忠誠于皇帝的,因為皇帝才是他們足底啊的靠山!

    士大夫集團一向是希望君王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奈何事與愿違,尤其是漢靈帝登基之后,兩次黨錮許多名士被排擠在朝陽之外。而如今的外戚大將軍何進更是出身屠戶對于士大夫是又愛又恨。

    一方面不得不仰仗士大夫一起制衡宦官,而另外一方面卻從來就不被士大夫認可。經常被嘲弄和排擠。何進、何苗兄弟倆沒什么文化也沒什么心機自然玩不過那些讀書人。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