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楊知府手抬起,滿滿一杯酒,他一口喝下。 林蘇陪了一杯:“我昨日也在江灘,不過不是在海寧江灘,而是在吉城江灘,如果吉城知府有你半分度量,江灘百姓又何止于生計無門?” “所以你連夜調了兩船煤去了吉城。” “是!” “你說你母親窮則一家餓死,達則兼濟天下,其實你自己也是!” 我靠!誰說的?我是一個奸商…… 幾杯酒下去,林蘇切入正題:“京城曲家,你可熟悉?” 曲家?楊知府微微一驚,曲家惹你了?不會吧?誰惹你也輪不到他惹你啊,曲家最是謹慎,從不參與派系斗爭,也不曾聽說魚肉鄉里…… 不是!林蘇直接說了來意,我只是代我二哥了解下曲家的情況…… 楊知府笑了,這么說就完全對上了,曲家也是將門之后,一百多年前,林家鎮守西北的時候,曲家鎮守西方,兩家隔著橫斷山遙相呼應。 后來曲家也遭了變故,家道中落,跟你林家幾乎一模一樣。 五十年前,曲家出了個文道天才,曲文東,此人師從雜家先圣,性格極為圓滑,終于一點點將曲家從武道轉入了文道,他自己官至左大夫,一任就是三十余年。 這三十多年間,他可以說是將為官之道發揮到了極致,左右逢源,朝中各個派系他都不參與,但各個派系對他也都頗存善意。 上個月,這位老大夫八十大壽,陛下親來祝賀,他也在這一天,正式提出辭呈。 陛下念他年紀實在太大,準了。 “辭官了?”林蘇沉吟道:“曲家還有誰在官場?” “這就是老大人讓人佩服的地方,他在官場之時,原本可以將他的子孫帶入官場,一般人誰不是這么干的?但他卻很奇葩,子孫全都不在官場,所以,他一辭,就是全辭,曲家一系,沒有人身在官場,不過,曲家子弟的生意做得很是紅火,曲家刺繡,在京城是一個響當當的名號。” 林蘇輕輕品了一口酒:“當日我林家遭難,我的親事被周家退了,但我二哥的婚事,曲家只是暫時中止……這算不算是謹慎?” “在當時那種情況下,說實話,就連我……都看不到林家還有什么希望,真正謹慎的人,必定會與林家徹底切割,他這切一半留一半的,我不認為這是……謹慎。” “那是什么?” 楊知府道:“只說明一點,他本身并不想跟你家斬斷姻緣,只是當時情況復雜,他又不能真正站到張家的對立面,所以才暫緩。” “于今,他又提出重續前緣!又說明什么?”林蘇眼中光芒閃爍。 “他離開了官場,不再受別人制約,可以遵從本心。” 林蘇杯子放下:“受教了!告辭!” 林蘇回到林宅,找來二哥,到了母親面前,開門見山直接提出自己的意見。 他,同意跟曲家再續前緣。 林佳良呢?他只問一聲:當日曲家說的是暫緩?不是解約? 母親肯定地回答,是暫緩,不是解約! 林佳良點頭:“在當時那種情況下,能夠留下一絲緩和的余地,就已經不容易了。” 林家三個當家人全都同意,事情就好辦了,管家將曲府管家叫了來,林母當面在婚書上簽字,同意兩家聯姻。 管家長長吐了口氣:“多謝老夫人不棄,我家老大人說了,明年二月十九,黃道吉日,如果貴府沒有意見的話,送小姐過門完婚。” 二月十九,離今日剛好兩個月。 時間緊是緊了些,但也夠了,林母征求兩兄弟的意見,兩兄弟對視一眼,點頭,同意! 管家一顆心放下了,向三人致謝,留下從京城帶過來的禮物,立刻啟程,回京城復命。 林母將管家和梅娘等人召來,從現在開始全力籌備二公子的婚事,林蘇返回了西院,坐在大樹之下,陳姐將一杯茶遞到他手中,林蘇怔怔地接過…… wap. /132/132980/31051607.html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