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事實上他還真猜對了一半。 甄澄的目的本身與他無關,但他強推法令封禁遺跡,那就是根本的利益沖突。所以后續四大幫會搞的一系列大新聞還真的就是沖著他康斯賴繆來的。 如果意識到這一點,不知道伯爵老爺會不會后悔。但可以確信的是,他一定對透露出甄澄目的的勞吉斯特大人恨之入骨。 哪怕康斯賴繆尚且未能摸透甄澄的根底與事情全貌,但一切麻煩全部始于這馬幫二五仔會長的一封密信卻是不爭的事實。 七十四支部隊不過千余人,放到下城區茫茫上千萬人海中宛若石沉入海,激不起幾點浪花。 但眼看著他們破門入戶打砸抄家的一眾百姓卻是敢怒不敢言。僅憑這組織起來的千余名好手,偏偏就能在正面戰場上擊潰上千萬的民夫。 因為他們都是超凡者。個人之力可以輕易碾壓集體,這便是統一宇宙諸神國無論善良與邪惡,秩序或混亂的形形色色制度的核心。 谷</span> 這是一個充斥著不公,同時又充滿了無限可能與夢想的大天地。 下議院聯軍的軍令有三。 其一搜未能暗示上繳的物資產品;其二搜謀逆惡首一干;其三昭顯威武,如遇抵抗一律格殺,以防敵人藏有后手,制造更大的麻煩。 有此三令,是出于康斯賴繆對“詩人”小姐的目的判斷。憑借他早期收集的情報,已經搞清楚誰才是此次麻煩的真正幕后黑手,以及對方大致的目的。 所以議長大人推斷,甄澄敢于如此明目張膽扣押整季物資,就是料定下議院舍不得大開殺戒,而自己則已經埋下殺招,試圖將武裝沖突推動到一個下議院無法承擔的極致,火中取栗。 畢竟在他們這些議員眼中,下城區號稱自由民的凡人早已被視為自己的囊中之物的私有財產。 什么遺跡,什么民生,全都是借口。這不過是一場由外部勢力主導的,為了動搖梵拜厄經濟體系,制造以下克上動亂的陰謀。 此行他已經做好準備打上一場硬仗,損失上百手下屠殺百萬平民,務必把插入梵拜厄王庭的釘子拔去。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