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壓在上面的照片甄澄見過,是那位已遭殺害的破產富商站在案發(fā)地點書房里的全身照。拍照時這家伙似乎剛剛入手了一件在案發(fā)現(xiàn)場已經碎成殘片的齊胸高的瓷瓶,為此留影紀念。 但圣邊探長出示這張照片的用意顯然既不是死者本人,也不是那之后變成碎片的收藏品,而是被紅筆圈出來的,半掩在富商身后博古架上的一件雕塑。 那是一件類似三角體,材質不明意味不明的古怪藏品。其底面是異常平滑棱角分明的幾何形狀,但頂端的三角卻像是被打碎的陶瓷般留著坑坑洼洼并不齊整的斷口。 照片里看得并不清楚且有一部分被富商遮擋在身后,但甄澄卻十分清楚這東西的具體信息。 因為,這正是那除了現(xiàn)金外唯一本應出現(xiàn)在案發(fā)現(xiàn)場卻消失不見的東西。也就是甄澄親口推斷為兇手真正目的所在之物。 甄澄到底知道多少圣邊探長自然也是清楚的。看到甄澄微微蹙眉的表情,他得意地笑著露出手上第二張照片。 這張照片應當是拍攝在某個珠寶店或者展覽廳,玻璃櫥窗與燈光都顯得十分專業(yè)。而櫥窗下面勉強可以看清幾行英文說明: “明尼蘇達河中游,1964出土,公元前一萬兩千年。造型疑似蘇族人古典工藝品殘片,材質疑似隕鐵,尚未有公認定論。” 這東西看起來和破產富商家里那件藏品類似,乍看起來都像是黑乎乎的鐵疙瘩。那丑陋的外表確實極像是普通人心中對于“殘破文物”的定義。 其底面連接著角度不甚尖銳的六個光滑平面,兩端成近60度的規(guī)則尖角,而向上的部分則像那富商家里消失的藏品一樣有著凹凸不平的斷口。 看到這里甄澄已經明白了圣邊探長的意思。在腦中想象了一下假設兩樣東西能夠拼湊在一起,想必可以構成一個正八面體三分之二的部分。 只是若果真如此,公元前一萬兩千年的東西會同時出現(xiàn)在列島四國和北美就有些令人深思了。 “我做了相關的調查,走訪了幾位相識的學者甚至親自給大都會博物館打電話聯(lián)系針對這東西最權威的研究者詢問。其中但凡對這件藏品有所了解的人意見出乎意料的統(tǒng)一: 這東西的材質被定義為隕鐵是因為它至今無法被分辨合成。而有趣的地方來了,在莫氏硬度測試中,它竟然可以在鉆石上留下劃痕。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