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他留心觀察了一個小時之后發現在這種狀態下跑動整個手腕都像是被解放了一樣,聲音聽起來確實自然了一些。 但是問題也隨之出現,手指不時會失控。 又練了一個小時音階,經過留心觀察,他發現經常失控的手指分別是左手的食指,右手的大拇指和無名指。 確定了這三根手指的問題,李安打開手機錄音,開始像曾經教季洋不停循環反復那樣開始了三根手指的專門訓練。 今天到明天,他的目標是要找到這個練習方法是否有效。 如果有效他便繼續按照這個方法進行強化,重新建立這三根手指的肌肉記憶。 如果無效他便再找別的方法。 尋找練習方法的過程就是這樣,即便已經知道問題的根源,但解決的方法還是得靠自己來摸索,哪怕老師告訴你的方法也并不一定全然適合你。 只要保證了大方向的正確,那剩下的只是時間問題。 有沒有人能坐在鋼琴前以60拍的速度練一整天音階。 林鵬飛認為只有傻子和他的德國教授才會干這種事。 但是在他看來李安肯定不是傻子,所以他心中迫切的想知道為什么后天晚上就要上臺,李安反而在這個節骨眼上把時間花費在這件事上。 不理解的并不只有他,包括西側教學區的陳璇、張有為、丁潔。 陳璇今天已經把四首十級練習曲全部復習到背譜演奏的程度,雖然不愿想起李安,可兩個人就在隔著一堵墻她也沒辦法裝作聽不見。 從同事的角度她想提醒李安一句練琴這件事有時候不能太鉆牛角尖。 當然,這話她只是在心里說了一聲。 然而他們并不清楚李安今天坐在鋼琴前有多么快樂。 以至于到了周六上課的時候,李安的課堂都發生了一些變化。 第一節王小虎的課。 “來小虎,老師今天和你一起來彈。” 有人愿意陪著自己王小虎當然開心,師生二人一起練,李一邊講一邊繼續體會那種重新學習走路的感覺。 “老師你怎么越彈越慢?” “我沒有慢,是你這段十六分音符跑得太快了,小虎你記住,我們無論唱歌還是演奏任何樂器,必須在心里建立一個速度的概念,來和我一起數拍子,數出聲音。” “1——2——3——4——” /132/132949/31489704.html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