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別做夢不就行了。” 李安笑笑,二人停在了一家奶茶店門前。 小米老師報號取杯,兩個人繼續向前走去:“連夢都不讓做,那還能做什么?” “能做什么就做點什么唄。” 說到這里李安就不得不提到老李了,“你看我爸,守著礦場一輩子幾乎沒有見過什么外面的世界,年輕的時候沒日沒夜地出力,那么拼命地干,最后也沒掙下什么家業,臨到馬上退休了,腿還烙下了病,人家每天不是過得也挺開心的。” 小米老師:“叔叔是境界高。” 李安:“啥境界啊,我記得那是我高一的時候吧,要么就是初三,有一次不知道廠里從哪弄了一批野豬肉,要低價處理給廠里職工,一斤才六七塊,就屬他搶得最兇。” 小米老師撇嘴:“為什么心里沒點數嗎。” 李安樂:“是是,前面有個小公園是不是。” 小米老師探頭望去:“好像是。” 李安:“累不累?” 小米老師:“不累,走啊走啊,好像里面有個山。” 李安:“走!” 片刻, “我爸只是時代的一個縮影,其實他是幸運的,那個時候還招工,你可別覺得下礦不是什么好工作,只是我們現在看這是份苦力活,又臟又累對身體還不好,那放到當時多少人搶這份工作。” “搶上了就是工人,搖身一變就成吃公家飯的了。” “逢年過節廠里還發點東西,不知道周圍的人多羨慕。” 小米老師點點頭,雖然沒有親身經歷過,但是從李安的描述中她還是能體會到那個時代的另一面。 “現代人對于幸福的定義已經變了。”小米老師有些感慨。 李安:“那不變的是什么呢?” 小米老師想了想:“對幸福的追求。” 李安:“我想無論什么時代,每個人對于美好生活的憧憬都是一樣的,只不過美好生活是什么,這不是單一個體能夠決定的。” “今天大家把豐厚的存款和美好生活之間畫上了一個等號,事實上這也是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由無數個群體事件共同作用的結果。” “工業革命無疑是這個進程中的重要轉折點,它徹底地改變了人類的生產方式和社會結構。” “大規模的機器生產取代了手工作坊,商品經濟空前繁榮,錢從這個時候就變得重要起來。” “工業革命之前大多數人都生活在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中,生活所需大多能自己解決。” “但工業革命后,生產專業化程度提高,人們不得不依賴市場來滿足自己的需求。” “這個需求是什么,不就是底層人民對于美好生活最樸實的向往。” “可到了這時候,沒有錢,最基本的生活都難以維持。” “再往后呢,資本主義經濟的興起也為金錢至上的地位推波助瀾。” “在這種經濟體制下,追求利潤成為經濟活動的主要動力。” “資本家為了賺取更大的利潤,不斷地擴大生產規模,不斷地開拓新的市場。” “與之相對的是打工人徹底走上了歷史的舞臺,金錢至上的觀念也一發不可收拾地開始從上而下蔓延著各個角落。” “都想過有錢人的生活,可社會資源就那么一點點,而規則早就被制定好。” “所以今天大多數人所能夠追求的幸福模樣其實已經被那只無形的大手捏成了夢的形狀。” 小米老師:“網紅夢。” “因為這個姿勢最舒服,僅次于中彩票。”說著李安嘆道,“這玩意兒真是荼毒,王小虎家里條件可以說相當優渥了吧,挺早之前了,給我說他以后想當職業電競選手。” 小米老師:“啊?” 李安:“人家規劃得可好了,先打出成績,然后轉直播,再帶貨。” 小米老師:“哈哈,很小虎。” 李安:“然后我就問他帶貨掙錢之后呢,他就說不出來了,支支吾吾說反正有錢了想干什么都行。” 小米老師:“還是你剛才提到的,如何確認自己已經抵達終點。” 李安:“不一樣不一樣,他是根本對于物質就沒有一個起碼的概念,就是單純地想過那種看似輕松的生活。” 小米老師:“但他現在已經有了新的夢想。” 李安:“現在說還太早。” 小米老師:“至少方向已經扭轉了,并且他現在正在說一些事情,怎么也算是一個好的開始吧。” 李安:“這么說也是,哎,其實想想當個老師就挺好的。” 小米老師:“比當明星還好啊?” 李安忽然嚴肅道:“老師也可以當成明星啊,各行各業做到極致不都是明星嗎,我就要做鋼琴老師里的明星不可以嗎?” “小米老師啊,不要那么狹隘。” 小米老師切地一聲:“那我還說每個人都是明星呢。” 李安伸出大拇指:“這格局不就打開了,沉迷于明星不如專注于自己,在自我的世界里,我們就要做最閃亮的那顆星,就算不能照亮別人,至少也能溫養自我。” 小米老師被氣笑了:“怎么什么話都是你的理。” 李安嘆:“你倒是提醒我了,當老師也不是沒有弊病,容易養成職業病。” 小米老師:“我看你就是已經病得不輕了,一個好好的活動被你搞得和上課似的。”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