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李安:“沒事,我們換一種角度來理解。”
-
同樣完成的不夠理想,可李安并沒有對王其春發火,不懂沒關系,我們再講就是,學東西就是這樣,一遍一遍周而復始。
他清楚王其春的音樂天賦,節奏感差,反應也有點慢,但王其春課后愿意練琴。
盡管進步慢,但每一節課他都能看到王其春的進步,哪怕只有一點點。
對于這樣的孩子,李安哪怕多花些心思,他也心甘情愿。
“我給你講,我們在下面練琴的時候,盡量避免過度思考,練琴的時候愿意動腦子是好事,但是過猶不及,就像這條音階,我讓你五個音一組,把每一組音練到下一拍的第一個音,只是為了讓你去記,去熟悉轉指手位,鍛煉手指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是為了方便你后面提速,所以你完全沒有必要把所有的每都按照每五個分組這樣去逐一去練,意義不大的,明白嗎。”
有的孩子喜歡下死功,就像王其春,把李安課上的每一句話都當金玉良言,這種過渡解讀的行為,其危害不小,輕則走偏練錯,重則背向而馳。
苦練一周,結果距離正確越來越遠,然后上課還得再改,不僅浪費了時間,還損耗了熱情。
“王其春,別想太多,彈琴沒有那么復雜,下課再去琢磨琢磨,嗯,還有什么想說的嗎?”
視頻里,王其春抱著譜子像是還在思索著,聽到李安最后一句話,她抬起頭,憨厚的搖搖腦袋,“李老師,我這周再練練,下周給您聽。”
李安點頭鼓勵,送上微笑,“加油。”
“李老師再見。”
“拜拜,叫楊雙羽。”
下了王其春的課,李安拿起鋼琴上的手機給陳璇發了條信息,早晨他就想說來這,結果對方走的太快,剛才給李怡然上課的時候他又想起來了。
八萬一:中午帶點板藍根回來
小米:幾盒?
八萬一:買上兩盒吧。
小米接著發來一個小鴨子敬禮收到的表情。
“老師好。”
這時視頻里傳來楊雙羽的聲音,聽聲音心情不錯的樣子。
-
李安放下手機的同時,陳璇這邊也放下了手機。
剛剛結束馮可可的課,就看見了李安的信息。。
“可可這周回去多練練這段連吐音,打著節拍器,注意手指和舌頭的配合,嗯,記住了嗎?”
“記住啦陳老師,你今天穿的這件毛衣真好看,嘻嘻。”
馮可可憋了一節課的話終于講出口。
換作平時,陳璇一定迎著孩子的期待目光和對方互動一下,今天她卻將目光下意識移向門外。
沒有讓孩子多等,她轉身從柜子里拿出了兩枚巧克力味兒的小零食,彎下腰遞給對方,叮囑說,“午飯過后才能吃哦。”
或許在孩子眼里,這也是一種值得開心的互動,馮可可開心接過,如同拿到了心愛的寶物一樣,“謝謝陳老師,”說著,小心翼翼地將小零食塞進了她的長笛包左側的第三個口袋。
馮可可的這支長笛包是暗灰色的,說是長笛包,容積卻足夠裝下三支長笛,包外側有三個帶拉鏈的口袋。
直白點說,這就是一個樣式普通顏色暗澹的小挎包。
陳璇第一次給馮可可上課,當時還以為這只包是對方用來裝書的,結果對方打開,里面只有一根長笛,后來聽可可媽說,這個包是單另買的,可可自己挑的,再后來,隨著與馮可可的持續接觸,她明白了對方為什么需要這樣一個小女生通常不會喜歡的長笛包。
馮可可很會設計,長笛盒里只放長笛,不放任何雜物,如擦水補之類的配件,她會按照自己的想法歸類,分別收在幾個口袋。
用的時候拿出來,用完疊好再放回口袋。
井井有條。
就像對方拿到一首長笛曲,會先將譜面上的每一符號都搞清楚,然后在陳璇的指引下,按照幾小節一組將曲子劃分為三到五段不等,最后逐一練習。
這也是為什么馮可可只有五級的水平,最后可以和五個七八級的孩子競爭最后一個名額。
細膩標準。
甚至于在陳璇的心目中,馮可可在自選作品考核環節中的發揮,是剩下五個孩子中吹的最好的,盡管馮可可選擇的曲目難度不大。
而在后續的樂團片段考核中,馮可可的表現只能勉強評價為一般。
陳璇當時就坐在考場里,她不意外,她清楚,就目前,視奏是馮可可的短板。
在她想來,如果再給馮可可一年學習時間,馮可可一定會拿到這個名額。
樂團的排練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就是視奏階段。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