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八萬一:你吃你吃,我不餓
不餓是騙人的,李安餓極了,給季洋回信息的時候他的肚子還微弱地咕嘰了兩聲。
“齊老師,咱們上去吧?!?
“走。”
收起手機,李安隨齊云松身后離開西休息室。
在熱烈的掌聲下重返舞臺。
此時已經五點過半,臺下依舊無人離去。
一眼掃去,這時李安才發現后排角落里的老李。
爺倆來了個隔空的眼神交流,老李還有點嚴肅呢,眼神像是在說,別搭理我,好好上你的課。
李安心笑來都來了,怎么也不往前坐一點。
“下一位同學?!?
待到掌聲落下,他重新拿起話筒,照著鋼琴上的名單念道,“劉羽雙?!?
這名字起的有水平。
接著抬頭就見老季右手的第四個位置站起來了一個平頭少年起身向著舞臺走來。
是他,是他,臺下的竊竊私語們,一點也不隱晦,傳到李安耳朵里,不免讓他心里又多了幾分期待。
二十四位孩子,其中有十四位都是齊老師的學生,而齊老師唯獨關照了這一位。
“李老師您好。”
劉羽雙走上舞臺,停在李安身前一米處,大大方方彎腰鞠下一躬,看不出絲毫拘謹。
李安點點頭,“你好,”接著抬手示意對方直接開始吧。
劉羽雙聞言坐到學生用琴前,沒有著急抬手,而是花了大約十秒的功夫調整琴凳的高度。
整個過程李安有注意到,劉羽雙每或降落一次琴凳的高度,都會抬臂活動一下肩膀。
很好。
李安清楚劉羽雙才是在調整琴凳,而不像之前上來的一些孩子,看似也做了琴凳高度調整,但沒有抬臂適應高度的步驟。
缺失了這個環節,調整琴凳這一演奏前的準備工作就失去了意義。
尤其對于演奏經驗不足的學生,他們并沒有太多實際經驗和體驗,用于在一個全然陌生的環境里,隨便擺弄一下屁股下面,就能找到最合適自己演奏的琴凳高度。
只憑坐姿感覺、目測琴凳與鋼琴之間的距離,就來判斷琴凳的高度及擺放位置是否合適自己,這種做法是極不嚴謹的。
很多大師走上音樂會現場,也會在調整琴凳上花費一些功夫,這不是作秀,而是其中有一個常備演奏者忽略的問題——
琴凳,是鋼琴組成的一部分,是演奏者能否順利完成各項技術的基礎之一。
琴凳過低,演奏者的肩膀到前臂,會不可避免地失去力量,且無法輕松利用手腕控制手指快速移動。
琴凳過高,演奏者的手指會失去部分靈活,極易受到上身力量下壓的干擾,直接影響演奏速度以及演奏的連貫性。
當然,歷史上也確實有一些偉大的鋼琴演奏家,他們喜歡用一些違背自然規律的坐姿來演奏鋼琴。
但是,大師之所以被頂禮膜拜,其本就不該算在五行三界之內。
所以,對于普通的演奏者,如何在演奏開始前找到最舒服的坐姿,非常重要。
李安起初曾花了半節課的時間幫小季調整坐姿,之后小季再上手,大呼像是再也感受不到肩膀的的存在了。
李安不知道齊云松有沒有特別和劉羽雙強調過坐姿的問題,但他已經開始有點欣賞這個孩子的態度了。
細致,認真。
狀態也對,不緊不慢。
找到了最舒服的坐姿,劉羽雙彈起雙手,其實他并沒有看起來那么澹定。
終于等到這個機會,他必須要拿出自己最好的狀態。
三口深呼吸,劉羽雙手抬指落。
“當——當!”
隨著兩聲鏗鏘有力的雙手八度音響起,只見鍵盤上的左手手腕,以精準的尺度向左移動,每動半指寬距離,便帶出一組極為勻稱的快速跑動。
李安心里剛要為劉羽雙的手指叫好,隨后鍵盤上的右手在大跳過程中出現了嚴重的落指失偏差。
一個非常明顯的在錯音嗖的一聲從鋼琴響板竄出。
哎喲,可惜了。
非常好的一個開頭,除了踏板沒收干凈。
繼續聽了一段,李安放下了心。
劉羽雙似乎并沒有被剛才的失誤所影響,整首作品彈至最后,再沒有出現任何錯誤。
干凈利索,頓挫有序。
確實是個好苗子。
劉羽雙演奏完畢收手,片刻,李安鼓了兩下掌。
掌聲在安靜的廳頂回蕩兩聲,臺下跟著響起了小聲議論。
不愧是取得甘省青少年鋼琴大賽高中組第六名的選手,連李老師都拍手了。
同時他們剛才也聽得清楚,劉羽雙演奏的激流練習曲,令他們望塵莫及,哪怕是有那么一個失誤。
“彈得真好。”
李安毫不吝嗇贊美之詞,“你的這個手指,哇,太靈活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