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沒有。 李安腦海里檢索了一番,腳下的步子也跟著慢了下來,“啥事啊。” 李軍講完,李安心道明白了,不過,哎,“不至于吧。” 李軍也嘆:“這事咋說,按照村里老講究,確實不該,不過現在也不大講這個了,而且我爹你也知道,脾氣犟的很。” 怎么個事呢。 說來就是遷墳。 三年前,李華李興哥親自拎著東西找到李安的爺爺,提出想遷墳,想把他們的親爺爺,也就是李安爺爺親大哥的墳遷走。 李安的爺爺知道這是遲早的事,早些年李華的老爹就提過這事了,那會李安還不知道啥是鋼琴呢。 于是便同意了。 可李學東知道這個事之后,大發雷霆,這是擺明不把他們這一家人放在眼里了 心說這生意越做越大,連本都忘了。 在他看來,墳這個東西能隨便遷么? 俗話說十遷九敗,遷墳動土那是你一家人的事嗎?你想遷就遷? 李學東親自找上門,一番大鬧,無論別人怎么說,他就一個態度,不行。 最后墳沒遷,但兩家人之間的關系也不像以往那般了。 直到去年三月份李福媽死了,李華兄弟幾個有把遷墳的事情提了出來,這次一家人也是鐵了心的要把這個墳牽出來。 挨家挨戶的求,若磨硬泡。 其實當年除了李學東以外,其余老李兄弟幾個對此也都沒有什么大意見,畢竟人家只是要把自己爺爺遷出來,又不是要把老祖先也一并遷走。 他們能理解,再說也早就分家了,現在再講這些確實也沒什么必要。 所以這次兄弟幾個連同李華三兄弟一起給李學東做工作,別因為一點死人的事影響到了子子孫孫的關系。 最后的最后,還是李安的爺爺出面最終說服了李學東。 墳遷走了,于是也就有了今天李安看到到的這一幕,李安當時就奇怪怎么李學東對李華兄弟三人態度那么差。 你當長輩的怎么能拿燒紙這種事對晚輩冷嘲熱諷的呢? 現在他明白了。 “安子你說呢。” 李安嘆,他能說什么,他又不懂農村的喪葬規矩,要真讓他說,總之他可不希望自己死后還給家里留下這么多矛盾。 說句不好聽的,也就是這窮鄉僻壤的山頭,換個地方說不定早讓政府給你規劃了,還你家的我家的,分的清楚嗎,都是國家的。 可反過頭再想想,老一代人迷信,新一代人就不迷信了嗎。 從對星座學說的深入研究到微博朋友圈轉發各種錦鯉,不是年輕人不迷信了,只是相比老一輩的傳統迷信方式,年輕人們推陳出新,形成了一種脫離愚昧的實用主義迷信觀。 反正兩個他都不信,不過話到嘴邊,他還是頓了頓。 “吃自己的飯,留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 這句話李軍再熟悉不過了,分明就是爺爺堂屋里掛著的拿副字。 只是從李安嘴里出來,李軍覺得多這話了點別的意思,什么意思,說不上來,就是感覺還挺不一樣的。 大概這就是搞藝術的吧。 - 一眾男丁燒紙歸來,堂屋里又多了幾口人。 李安的奶奶可是真親他這個孫子。 老太太一見到李安進門,二話沒說就掐滅煙頭放煙頭小碎步過來,抱著李安的胳膊噓寒問暖,一個勁的問怎么瘦啦怎么瘦啦。 這時屋門再被推開。 “四哥!” 先進門的是位身穿紅色羽絨服的小姑娘,一看就還是高中姑娘,跟在后面進來的是個滿臉痘痘的小年輕,帶著黑框眼鏡,笑容透著幾分猥瑣。 李燕和李銳,小爹家的兩個孩子。 李銳一進門看就見李安,接著抬起雙臂擺出彈鋼琴的模樣,半蹲然后側目抬頭,緊皺的眉頭像是便了秘。 惹得沙發上幾個摘菜的嬸嬸都大笑起來。 這不就是李安火遍家人群里的表情包嗎。 李安見狀無奈的跟著笑了笑,模彷的確實....有幾分惟妙惟肖,不愧是一家人啊。 “四哥!” 下一秒李安便被這對堂弟堂妹圍住。 看著這對活潑的弟弟妹妹,李安還真有點做哥哥的感覺了。 別看平日在單位學校周圍不少人叫他安哥師哥,感覺不一樣。 李安原身沒有弟弟妹妹,父母兩邊他都是最小的。 帶著兩個弟弟妹妹來到炕邊,李安想了想先問問李燕今年期末考的怎么樣吧。 哪知道一開口就犯了大忌。 “四哥~”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