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流光溢彩的效果和光影般的折射感為此刻的舞臺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 如果不是知道李安和雅涅夫演奏的同是決賽指定作品,那么連續(xù)聆聽兩版的觀眾一定會認為此刻李安彈奏的曲子和剛才雅涅夫演奏的是兩首不同的曲子。 雅涅夫演奏的更像是一首民歌,比吳復(fù)生演奏的還純粹。 而李安演奏的讓人根本無法聽懂他在演奏什么,卻又給人一種色彩繽紛的感覺。 仿佛聽李安演奏,能看到一幕幕生生不息的光影圖畫。 嘉賓席上,該曲作者黎宏昌老爺子也在李安的演奏中思考,究竟這位年輕的演奏者是要通過他的作品來表達什么。 或者說對方是在如何解讀他的作品。 他有點琢磨不透。 可隨著耳邊的旋律脈絡(luò)越發(fā)清晰,他的目光漸漸亮了起來。 這個滑頭。 他輕輕一笑。 - 李安拿到這份可謂是民樂現(xiàn)代派鋼琴樂譜時,就像拿到了一個命題作文, 腦海里只有一件事,拆解。 因為看不懂。 但是萬變不離其宗,再復(fù)雜的音調(diào)風(fēng)格也有其根源。 音調(diào)風(fēng)格的取決于律制的各異。 華國傳統(tǒng)音樂以五聲調(diào)式為基準,西方音樂則建立在十二平均律基礎(chǔ)上。 那么在確定這首作品的基調(diào),李安就開始構(gòu)思該如何來演奏。 云湘回憶。 他實在無法從譜面get到云湘的點,那么就只剩下回憶。 于是,這首作品的主題在他還不確定自己能否在舞臺上演奏的時候就已經(jīng)被定下。 回憶。 既然是回憶,那么就應(yīng)該擁有一種思緒萬千、浮想聯(lián)翩在其中。 描繪的再夸張點,一個個小小旋渦折射出紛紜不滅的影像。 而這種東西在弦樂上更好表達。 鋼琴更適用于十二平均律的典型樂器。 所以怎么辦? 再仔細看看譜。 辦法來了。 西方音樂是以縱向和聲為核心,體現(xiàn)聲的色彩。 這一點在雅涅夫雅涅夫演奏的云湘回憶中就有充分體現(xiàn),即便沒有小節(jié)線和標準的西洋調(diào)式和聲進行,他也就能從涇渭分明的左右樂譜中找到他所熟悉的內(nèi)容,然后加以突出演奏。 而華國音樂是講求橫向旋律的起伏,注重韻的意境。 這話誰說的,就是黎老人家自己說的。 李十分贊同這個觀點。 于是也就有了開篇長達十秒的顫音,各種起伏,變著花樣,要突出的就是這一橫向起伏。 一首華國鋼琴作品中的一個顫音能彈出什么樣的起伏,這又得說回在鋼琴這件西洋樂器。 不論什么樣的起伏,你都只能用傳統(tǒng)的鋼琴技法來呈現(xiàn)。 這一來一回,徹底把李安的思路打開了。 結(jié)合華國作品中需要的韻,融合西方鋼琴傳統(tǒng)技法,而且還不能拘泥于此,要變化于其中。 于是李安最有底氣的手指技術(shù)就在這種演奏思路下被開發(fā)到極致。 說他這整個一段時間來練云湘回憶的時間少,是的,因為他根本不需要花太多時間去練。 反正每一遍彈得都不會一樣。 韻,是無形的。 就如此刻滿天飛舞的引音符,只見鍵盤上一雙大手帶著流光四溢,所落之處必驚起一池波瀾。 直播間里的觀眾聽傻了。 為什么他們每次以為自己已經(jīng)聽明白這首曲子的曲調(diào)之后,就會有一個人上臺來顛覆他們的感官。 這不欺負人嗎。 莫非這才是這首作品的本來面目? 公屏上一連串接著一連串【??????】 是的。 他們雖然還是聽不懂,但是這個人彈出來的樣子實在太過絢麗。 絢麗還是炫技? 這是懂鋼琴的人在心中提出的問題。 吳復(fù)生怎么也沒想到李安手下的云湘回憶竟是這幅樣子。 梁春雨+1。 姜笙:... 曾夢邱莫名又響起真假車爾尼之夜那晚李安彈得那首飛速移調(diào)作品。 雅涅夫感受到了一點華國音樂的味道,并且他表示李安的落指手法和他的上一任老師很像。 林幽幽覺得李安這首作品比吳復(fù)生處理的好,遜色于梁春雨 陳璇:和上次又不一樣,但還是好棒。 季洋:awsl?。。?! 劉豐瑞:這我老師? 王小虎:寂寞啊,不能去現(xiàn)場 于小北:媽你快過來看李老師! 車琳:老師... 林鵬飛:操了 每一個在此刻關(guān)注本場比賽的人,都無法忽視鍵盤上那雙滑翔般的雙手。 仿佛音樂在此刻音樂已經(jīng)不重要了。 然而事實上,作品以一個變換莫測的顫音開頭,上來便將音樂的畫面鋪陳開來,深刻完整的一幅幅畫面從旋律的神韻中浮現(xiàn)而出,即便沒有呈現(xiàn)出句句關(guān)緊,那也做到了音景相生。 李安草蛇灰線,最后收尾的顫音只用了短促的一秒將其完成,與開頭的十秒顫音收尾相呼應(yīng),讓整個作品在最后成為了一個邏輯嚴密的整體。 形式變而內(nèi)容不變,十秒與一秒,都是顫音。 空蕩的大廳僅剩最后一絲漂浮在半空中的回音。 這便是李安云湘回憶的最后留白。 至此,還有人能說這首作品沒有音樂在其中嗎? 李安指定作品演奏完畢。 沒有掌聲,此處無聲勝有聲。 鋼琴前李安收起手,仰頭長出一口。 此刻,他的身體徹底打開了,他的情緒徹底調(diào)動起來了。 來吧。 莊嚴而蒼茫的K466,不為成績,只要留下這場演繹 這時。 他聽到身后的腳步聲,無需細聽,是侯振濤。 沒問題。 在全場所有人的目光下,侯振濤走上指揮臺。 鋼琴前和指揮臺上的兩人相視一眼,李安從對方的的神色中看到了一絲焦慮。 此刻他只能給對方一個安慰的眼神。 侯振濤也沒有想到自己會在這樣的的情況下上臺,老師已經(jīng)被送到醫(yī)護室,接下來他盡可能的讓自己保持整定,他的責(zé)任便是頂替無法上場的指揮。 得到李安肯定的眼神,他的目光回到眼前攤開的樂譜,接著輕呼一口看向了小號和雙簧管兩聲部。 被望到的兩人只是一瞬詫異,接著起手做準備。 已經(jīng)連續(xù)演了五場,每個樂手都不同程度上的感到了一些疲勞,他們也想趕快完事手工。 隨著侯振濤揮下的那一刻。 觀眾席率先炸了。 而此刻李安正平靜的望著漆黑琴板上倒影的自己。 文學(xué)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