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何以見得?”郭小敏收起得意笑容,吃驚地問。 “他常說是哥們就不能關鍵之際掉鏈子,是姐們就不能在關鍵之際耍性子,他對親近的人要求更嚴格,是不能突破底線的。” “你能舉一兩個例子嗎?”郭小敏希望有事例來證實她的說法。 “原來二部有個三圈組長叫黃棉花你知道嗎?” “奧,那個比咱們還早來一點,跟涂漆車間那個湖北的女班長同進廠,算我們的的前輩了。” “算你還識相,對工廠的事還知道一些,她當時以為孫課長,剛接手管理那個工序,各種情況還不熟悉,就很任性,完全按自己意愿行事,最后孫課長實在沒有辦法,不得不讓她離開。” “這事,我也聽說過,孫課長當時還極不情愿因為她的原因,調離了陳苗莉,她還以為人家怕她,其實不然,這是以退為進之術。”郭小敏對這個事件有一定的了解,就和小胡,聊到結尾。 “聽說你們課長對你們很嚴格,但從不粗言相激,總是啟發式的誘導,讓下屬自己感悟,得出合適的想法?” “這個是他最優秀的工作方式,我們都喜歡接受它。”胡銀鳳提到孫超華這個優點,神情很得意。 “那他對你們的利益如何去努力去爭取?”郭小敏也在乎這個問題。 “那還用說,全憑業績說話,你做得好,他就給你滿意的回饋,做得不好,那誰也沒有法子?” “如果能做到這點,那他還真是工廠里少有的課長,現在工廠有一種拍馬溜須的不好做法,一到調薪就請客吃飯,這樣很不好?你們課長會這樣嗎?” “才不會,說得這里,我給你舉個例子,這次年中調薪,有一位自稱老鄉,請我們課長想吃飯,達到目的,請了八次,被我們課長客氣的回絕了八次,最后還是他自己掏腰包,請了那個老鄉,才算完事。”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