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吞并恒通的計劃當場就被方鴻制定完成,并詳細交代給了華煜去執行,然后離開了群星資本。 隨著大boss一走,華煜的助理岳箐忍不住道:“給王慶雄所設下的圍獵之局,三步走策略計劃思路如此調理清晰,我懷疑你這位年輕的老板早就已經制定好了鯨吞恒通醫藥的計劃。我原以為他只是一個炒股天才,沒想到資本運作這一塊玩的如此高端,還能這么玩,夠強也夠狠。” “這樁并購一出必然會轟動整個商圈,父親說的沒錯,我跟他確實有不小的差距。”華煜也是感慨道,說著扭頭瞥了眼岳箐補充道:“不夠狠、不夠強,怎么可能在如此之短的時間把群星資本做到現在的規模?” 片刻后,華煜吩咐道:“你去安排行程,明天我就親自跑一趟去和鐘泰資本的掌門人談談,另外你立刻去著手執行鯨吞恒通醫藥三步走策略的第一步。” 助理點了點頭便離開辦公室,前去安排。 整個的三步走策略都是一個精妙的局,環環相扣。 這第一步策略就準備好所需的并購資金,群星資本對恒通醫藥的估值作價92億元,比正常估值低估了10%左右,就是打壓估值展開并購。 決定斥資81億元拿下恒通醫藥集團88%的股權,集齊這筆并購資金,先成立一家叫做“瑞和”的殼公司,顧名思義,殼公司啥也沒有。 然后拿著瑞和公司100%的股權質押給金融機構,以81億元的估值置換出47%的價值,即38億元左右。 為啥一個殼公司能置換出38個億的天價來? 人家金融機構看的可不是這個殼公司,而是幕后群星資本的信用和實力。 然后群星資本自己掏16.2億元真金白銀,并且作為項目劣后資金,虧錢先虧群星的錢,為什么先虧群星的錢?因為風險越高收益越大,利益也就越大。 最后再起一個私募資金盤對外募集26.8億元的資金,并且都是優先資金,風險小但收益也相對小。 如此,自己掏16.2億,加上私募盤26.8億,再加上質押出來的38個億就湊齊了并購資金所需的81個億。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