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方鴻不但很爽快的答應了,而且補充道:“華煜兄加盟群星資本,就讓他擔任董事長兼ceo一職。” 你不是想要多一份保障?那我再給你多一份香不香? 白給的打工人,豈有不要的道理?方鴻本來就沒打算直接親自下場去執(zhí)掌群星資本,而是當甩手掌柜,華煜過來打工簡直就是打瞌睡了就有人送枕頭。 在方鴻設計的控制權體系下,雖然他的名字不出現(xiàn)在公司“三會一層”里面,但提名誰當擔任公司的董事、董事長、ceo這些核心職務可是方鴻說了算。 所以在這些核心職位上的人都得聽他的,不聽話直接攆走就換一個聽話的上來就行了。 方鴻才是這個公司體系里實際上的最高權力源頭,他既能把權放下去給誰,同時也隨時可以收回來,只不過沒有在明面上直接體現(xiàn)在最終目標業(yè)務公司群星資本身上而已。 華煜要擔任群星資本的董事長和ceo的流程:先加入“鎮(zhèn)星”成為其lp,然后再通過群星資本的兩個股東,即持有25%股權“鎮(zhèn)星”與持有75%的“參星”召開股東大會決議出群星資本董事、董事長、ceo等高級管理人員的任免問題。 “鎮(zhèn)星”與“參星”是錢權分離的有限合伙架構,兩家公司里面lp成員持股再多也只享受分紅權,但沒有最終話語權,這是交給了僅持股0.5%比例的gp參與決策,所以gp說了算與持有股權多少沒有任何關系。 當股東大會上提名華煜的議案決議通過,他就走馬上任。反過來也是,走一道同樣的流程,亦可將華煜罷免,然后卷鋪蓋走人。 同樣的,華陽集團要拿10個億持有群星資本5%的股權,但也不是直接成為群星資本的股東,華陽集團不會直接持有1股群星資本的股權,而是根據(jù)估值換算后成為“參星”的股東lp。 群星資本有且只有兩個股東,一個是“鎮(zhèn)星”持25%股權,一個是“參星”持75%股權,只有這兩大股東,不會出現(xiàn)第三個股東。 由此可見,華陽集團在群星資本身上享有的利益體現(xiàn)在參星身上。 …… 卻說此刻,在方鴻決定要讓華煜擔任群星資本的董事長和ceo的時候,父子倆都倍感意外,但心里也樂見其成。 不過華煜還是不解地問道:“方兄,你這是……” “幕后垂簾。”方鴻回答的言簡意賅,旋即又笑著補充道:“年輕人就該要有年輕人該有的生活,否則人生就缺失了一塊,不完整了。” 此話一出,華永銘亦是淡然一笑,這年輕人的行事作風確實異于常人。 年紀輕輕竟然不愛出風頭,喜歡居于幕后。 不過換一個視角看待,于幕后掌控一切,境界要遠遠高于前者,無疑是另一個更高級別層次的狀態(tài)。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