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于是,網上罵聲不斷。 不過對于校內網當時的情況,那會兒幾個創始人實在拿不出錢來,甚至都沒錢請ui設計師,只好照搬facebook的頁面了。 因為方鴻的緣故,量子跳動團隊的起步可比當時校內網的三個大學生高多了。 錢的問題其實根本不用徐景仁他們擔心,方鴻會搞定,只不過現在還不是向他們揭曉自己就是群星資本幕后終極大boss的時候。 …… 接下來的周末雙休日,徐景仁幾個室友迅速把場地搞定,在學校周邊租了一個一百多平米的民房,然后在舊貨市場購買硬件設施。 在硬件這一塊主要的花銷還是幾臺電腦,幾個室友也是熱情飽滿,干勁十足,在周末雙休日兩天時間就基本上搞定了,并且可以進入微博網站的開發序列中來。 有方鴻給這個團隊指引方向,別看是個幾個大學生在搞,但團隊該干什么思路卻無比清晰,目標也十分明確。 場地什么的都搞好了,下周一工作日期間,就可以去工商局把量子跳動注冊了。 這些都交給徐景仁他們去弄即可,公司章程、股權結構等材料,這些重要的東西方鴻都已經準備好了,徐景仁他們只需要去跑腿走個流程即可。 量子跳動這個團隊與其它互聯網創業團隊,尤其是大學生在校內創業的初始團隊相比,雖然開局階段一樣的簡陋,但最大的不同就是量子跳動比其它團隊專業且思路清晰! 很多創業團隊一開始的時候,都是臨時有個想法或是新穎的點子,然后馬上就把網站搭建好了直接上線,后面有起色了才可能想到成立公司當成真正的事業來做。 不過這也正常! 畢竟,量子跳動的背后擁有方鴻這位大佬掌控節奏拿捏全局,這是其他大學生創業團隊沒有的優勢,亦或者可以從某種程度上說,這是量子跳動最無與倫比的核心競爭優勢。 在接下來的一兩周時間里,隨著量子跳動注冊完畢,徐景仁五個人也開啟了三點一線式的生活,課后便一起往校外量子跳動的工作室跑,然后爆肝開發網站,再然后就會學校宿舍,或者干脆就在工作室睡覺。 而方鴻就相對輕松了,每天都得翹課炒股,反正在大學里翹課也不會有人攔著,方鴻也不在意掛科與否,不過也并不是完全不上課。 方鴻在當天做盤換手完畢之后不會一直盯著盤,還是有大把時間的,也是會去上課的,不過大佬去上課也是奔著體驗愜意的大學生活。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