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在確定了公司的名字之后,接下來的一個議題是誰當團隊領頭人的問題。 這很重要。 整體來看好像都可以當頭兒,而且幾個哥們的關系也很不錯,而且大家的技術開發水平也都挺均衡的,方鴻在技術開發上相對弱一點。 誰來當老大又成了一個問題。 最后在徐景仁的建議下,大話互聯網,每個人都發言一次,然后誰更能服眾,誰當老大。 畢竟,公司的一把手,光是有技術還不行,還得又卓遠的見識和強大的領導力。 大家也都贊同徐景仁的建議,于是開始各自暢所欲言的發表對互聯網看法,方鴻是最后一個發言。 幾個室友都很有儀式感,且非常專注,在外人看來像是幾個年輕人玩過家家。 但話又說回來,年輕人的潛力是無限的,更是很難預測的,年輕意味著一切皆有可能,facebook不就是誕生在大學宿舍里?蘋果、谷歌這些巨頭在一家車庫里誕生。 眾人先后發言,方鴻則是在默默的聽著、考察著,通過幾個室友的發言也進一步對他們的能力有了判斷。 其實方鴻還有一個更直接的方式,那就是對目標消耗一張道具卡就能看到目標的面板屬性,研發指數、運營指數、健康指數等等都能獲得直觀的認識。 不過,一張道具卡需要10萬成就點,現在才累計幾百個成就點,方鴻也只能表示打擾了。 這太過于奢侈,就算有足夠兌換的成就點也是兌換“研發”這一類更實在。 而方鴻也不需要這些,他自己就有能力去判斷。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