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 兔死狐悲。 黎相從黎夫人和黎沐瑤相繼死后,已經盡量的不出現于人前。 他知道這是江懷胤的反擊,知道總有一天,會輪到自己身上。 任他千算萬算,萬萬沒算計到壓倒自己最后一根的稻草,竟然出自相府。 黎溫書的罪名已經被無限放大,甚至有國子監士子編排黎溫書的事跡,為這場風波加了把火。 朝廷不堪重壓,皇帝也找來黎相,二人在御書房中徹夜密謀,翌日清晨黎相走出時,蒼老的面孔上,那方戴了十幾年的烏紗帽,終究是摘了下來。 主動辭官的黎相,已經毫無臉面繼續留在京城。 他告老還鄉時,百姓紛紛自發的前來相送。 臭雞蛋、爛菜葉,堆滿了黎相整個馬車。 黎相走后,江懷胤曾爭取過慕容姒的意見,要不要他的命。 慕容姒搖了搖頭,“他妻兒已經慘死,接下來的日子,只有活著才是對他最大的懲罰。” 江懷胤同意了。 便留了黎相一命。 左右個一告老還鄉的老人,很難卷土重來攪亂京城這場風雨。 江懷胤意料的沒錯,黎相走后,京城的確安寧起來。 但太后與皇帝卻雙雙臥病在床,雖有太子監國,可很多事宜還是要由江懷胤來做決定。 好比朝堂中宰輔空缺,如此重要位置上的人選,必須要由皇帝與攝政王共同決策。 更有沈國公罪名罄竹難書,但沈家幾名小輩功勛卓卓,世襲罔替究竟要斷還是不斷,太子仍舊拿不出個主意。 以此種種,江懷胤越來越忙碌,皇帝病情越來越重,慕容姒的肚子也漸漸大了起來。 到盛夏七月的時候,慕容姒的肚子大到根本不像三個月左右剛顯懷的樣子。 也是在這時候,安靜了許久的太后,終于派玉嬤嬤來王府請慕容姒。 短短幾個月不見,玉嬤嬤兩鬢發白已經多到令人瞠目結舌的程度。 她恭敬的跪在慕容姒身前,“王妃,太后時日無多了,想在臨走前,看王妃最后一眼。太后還說了,若王爺擔憂王妃安全,可以帶護衛進宮,人數由王妃決定。” /105/105142/28583402.html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