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一馬當先的,就正是駐扎在瀧尾神社的織田軍??椞镄砰L根本沒有通知神社內的朝倉家和淺井家,甚至在細川晴元接觸免戰(zhàn)令之前就已經從側門繞除了瀧尾神社,一路向三十三間堂狂奔而去。在發(fā)現三十三間堂無人后,又立刻翻過七條大橋,徑直向北邊的皇宮和二條城殺去,將其余的友軍全部甩在了身后。 而這時,武田晴信反而不急了。他開始擔心起北軍誘敵詐敗的可能性——會不會北軍就是想假裝退卻,實則把南軍引入京都北部殲滅呢?不過一口氣放棄了這么多修筑多月的堅固陣地,犧牲不可謂不大。想讓各懷鬼胎的聯(lián)軍整體執(zhí)行這樣困難的計劃,三好長慶怕是也沒有這樣的本事吧?如果只是三好家自己的部隊,倒是不排除反擊的可能。 能夠說服各家大名放棄自家安全的陣地,除了真的撤退外——三好長慶又能拿出什么理由呢?冒著部隊在撤退中崩潰的危險,忍受和南軍決戰(zhàn)的巨大傷亡,就為了給他三好家博一個前程? 當然,心里這么想著,實際上武田晴信的行動還是非常謹慎的。一直到織田軍的旗號出現在新善光寺后,武田晴信才率軍從長福寺開始北上,打算把織田軍當成自己的探路斥候。而在武田軍身后,今川軍也從東寺的難民棚外繞了出來,跟著武田軍一起向北面的法光寺挺進。 天文十四年6月22日午時初刻,織田軍又占領了平等寺。午時三刻,善長寺也被織田軍拿下。午時五刻,織田信長進駐本能寺,仍然沒有發(fā)現北軍的伏兵——至此,武田晴信等南軍大名徹底放心了,紛紛開足馬力向二條城挺進——皇宮估計是搶不過織田信長了。就連遠在攝津官道出的六角軍和若狹武田軍也已經聞訊趕來,一路追到了大泉寺外。京都的大街小巷上,隨處可見北軍撤離時遺留的物資。 天文十四年6月22日午時七刻,織田軍占領皇宮,第一時間確保了皇室和公卿的安全。幾乎是同時,織田信長自己帶著一小隊馬廻眾徑直奔向二條城,搶在武田軍等南軍各部之前,再次第一個沖入二條城,將織田家的馬印插在了二條城上,盡攬此役風光。 然而,就在織田信長準備將織田木瓜旗順便往二條城天守閣上也插一面時,尷尬的事情卻發(fā)生了。 “什么?三好家把公方殿……額不,偽公方留在了二條城?” 得知了這一消息的細川晴元在親信們的簇擁下緊趕慢趕,終于在天文十四年6月22日未時四刻來到了二條城。除了在周圍警戒的部隊外,大多數南軍大名的軍隊此刻都駐扎在二條城、皇宮周圍。而南軍的大名們,則悉數來到了二條城天守閣內的評定室里,等待細川晴元的到來。在評定室的主位上,坐著的正是已故的足利幕府第12代征夷大將軍足利義晴的嫡長子——年方十歲的足利義藤。 無比尷尬的局面發(fā)生了,在座的所有大名都是面面相覷,就等著把這棘手的問題甩給細川晴元了。 由于足利義晴是突然暴斃,并未來得及完成將軍之位的傳承儀式。于是,當時已經控制了京都的三好家便順理成章地擁立了嫡長子足利義藤繼位。而細川晴元只得退而求其次,在將軍側近三淵晴員的幫助下,找到了足利義晴出家的次子足利義秋,擁立他為將軍。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