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地之間。他們唯一能指望的,就是作為西路軍的能夠沿著河岸與他們齊頭并進,掩護他們的側翼——可是剛被織田家搶去先鋒一職的朝倉家和六角家又怎會有這般好心?甘當陪襯,給別人做嫁衣? 可如果東路軍不敢進入城區(qū),那作為先鋒的他們,就會在全天下大名和京都百姓面前丟人現(xiàn)眼——明明拿了先鋒一職,卻對京都望而卻步,這可是要遺臭萬年的行徑。退一萬步講,哪怕北軍沒有從鴨川東渡,迂回包抄東路軍后方,那東路軍即使一路高歌猛進,打下的也就是些沒什么名氣的小地方。真正的二條城、皇宮這些名所都在西岸,還是要渡河面對北軍主力才可能奪下。到了那時,可能還是養(yǎng)精蓄銳了多時的其他大名更有機會。盚 三家和今川家有著利益沖突的大名,就這樣被太原雪齋架在火上烤,送入了兩難的境地中。 然而,織田信長卻也不好說什么。于情,先鋒是織田信長自己搶的。于理,太原雪齋已經(jīng)把作為姻親的織田家和齋藤家分在一起了,不可謂不照顧。這個時候織田信長再反對,反而沒有什么合理的說辭。 齋藤道三見狀趕忙自己開口,然而太原雪齋卻仿佛早有準備一般搪塞道: 六角定賴和朝倉宗滴都認同了太原雪齋的這一安排——與其由六角家和朝倉家為了先鋒整個頭破血流,把自家的部隊送上去拼命——倒不如把這燙手山芋甩給弱小的織田家,這樣兩邊都能接受。反正這先鋒也不是本著二條城和皇宮去的,而是去了容易被包抄的荒涼東岸。 管領認可,兩位大佬也都同意,其余的大名自然不不會有什么多余的意見——至少在這評定會議上不會有。反正明天到了戰(zhàn)陣之上,大可陽奉陰違,太原雪齋也拿他們沒轍。 只有織田信長似乎還對自己剛才被擺的那一道憤憤不平,沒好氣地質問道:盚 太原雪齋露出了微笑: · 天文十四年年3月29日傍晚,京都東南的音羽山。此地乃是一片平坦的京都周遭最高的高點,視野開闊,戰(zhàn)略位置極為關鍵。而太原雪齋此時已經(jīng)帶著今川家的眾人策馬來到音羽山麓,瞭望山腳下的京都。望著眼前的光景,他心里卻是五味雜陳: 他的頭頂,是搖搖欲墜的夕陽。而他的腳下,則是上洛之旅的終點——這個國家的首都,京都。她曾見證了無數(shù)的興衰更替,見證了無數(shù)家族一度問鼎天下、權傾朝野,最終還是歸于塵土。對她而言,眼下聚集而來的這十余萬大軍和數(shù)十位大名,不過也是匆匆過客罷了。和藤原道長、平清盛、源義經(jīng)、足利義滿這些不世出的英杰相比,如今這些威震八方的名將們不過也只是些無名小輩。但即使是那些不世出的英杰,也終將被歷史堙滅,更別提現(xiàn)在的這些一時之秀了。只有京都這座城市,會永遠地留存下去。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