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北條氏堯當機立斷地下達命令,北條家的戰(zhàn)兵們于是匆忙列陣,將輔兵甩在身后,快步向前跑去。然而等他們趕到官道岔口后,卻發(fā)現今川家馬廻眾并沒有試圖逃跑,而是全部下馬,端著一根根黑色的鐵棒對著他們。 北條氏堯意識到不對,趕緊喝止了部隊們繼續(xù)前進的勢頭,讓前鋒停留在了鐵炮的射程之外。 然而,還沒等他有機會向部下們解釋,今川家 的馬廻眾卻在指揮下大踏步向前,飛快縮短著兩軍間的距離。北條氏堯眼見部隊,只好繼續(xù)下令部隊后撤,這讓北條家的士卒們一片困惑。 …… 于是,在官道上,這樣滑稽的一幕發(fā)生了。人多勢眾的北條軍正在不斷后退,而勢單力薄的今川家馬廻眾們卻端著手里的一些鐵棒子步步緊逼。在不斷的后撤中,北條家的隊列和陣勢都隱隱有了斷裂的傾向。 就在北條氏堯不知該如何打破這一局面的時候,今川家馬廻眾卻率先變招。他們本來是牽著馬匹在追擊,看到北條軍不停地撤退后,居然直接翻身上馬,向北條家的隊列沖來。 見狀,北條家一線的武士們趕緊喝止了繼續(xù)自亂陣腳的撤退,而是各自下令部下們結陣以應對今川家可能的沖陣行為。北條家的士卒們早就被上面要求不斷撤退的指示弄得不厭其煩,紛紛停止撤退,端起兵器準備應敵。 而今川軍卻又再次在北條軍陣前30余丈的地方停下了,馬廻眾們紛紛一勒馬韁,隨后翻身下馬,再次端起鐵棒對準了北條軍。 沒見過鐵炮的北條家武士們對這古怪的行動徹底迷惑了,紛紛把目光投向了北條氏堯的馬印——后者還想繼續(xù)下令撤退,可是眼下的局面和士氣都不允許他這么做了。 于是,北條氏堯只得出此下策——總比什么都不做要好。 北條家前線的弓兵得令后紛紛萬彎弓搭箭,箭雨如飛蝗般潑灑而去。然而,在30余丈的距離下,即使今川家馬廻眾只穿了輕甲,弓箭還是很難帶來有效的殺傷。片刻后,今川家的陣地前就騰起一陣硝煙,隨即傳來的是震耳欲聾的轟鳴聲,和呼嘯而來的彈丸。 北條家的先鋒隊列里傳來一片慘叫,緊接著就倒下了十來個人——這還是在距離夠遠的情況下。北條家的士卒們上上下下都是亂成一片,根本不知道發(fā)生了什么。怎么對面那邊引燃了炮竹,自己這邊就死人了呢?混亂的程度,和初見鐵炮的葛山備幾乎無二。 北條氏堯狠狠地在馬屁股上狠狠抽了一鞭,隨后大罵道: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