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天文十二年(1543)年1月16日,一行人再次出發(fā)。本來他們打算徒步前行,但現在隊伍里卻不得不多了一輛買來的牛車——因為三條夫人的兩只腳經過了昨天的山路后起了一堆水泡,根本沒辦法走路了。三條夫人此刻正坐在牛車里,緊緊地咬著牙關,一言不發(fā)地忍受著疼痛。 牛車邊傳來幾聲細響,片刻后簾子就被拉開了——來的是銀杏。三條夫人立刻別過臉去, 嘴里已經開始醞釀著改用什么樣的話語來反擊銀杏即將到來的調侃。 沒想到銀杏并未開口,反倒是掏出了針。 “火上燒過了,放心吧,干凈的。”銀杏在三條夫人對面坐好,隨后便直爽地伸出手,“來,把腳拿過來吧,幫你把水泡挑破,好得快。妹妹從京都帶來的那個侍女看起來也不像是會干這些粗活的樣子,還得我們山里人來。” 三條夫人愣了一下,抿著嘴沒說出話。 · 此時,牛車外。 “沒想到銀杏還會這些?”今川義元想起了平日里自己那個巴不得天天睡懶覺,什么活也不愿意做的妻子,忍不住感慨道。 “小時候父親常年出征在外,母親生了我們后也從來不管孩子。我們兄弟姐妹幾個,都是大姐她照顧的啊。”武田晴信回憶起兒時的歲月,倒是難得地露出了溫柔的笑意,“我們最愛漫山遍野地瘋跑,又沒有一雙像樣的鞋,很多時候都是光腳去,磨出水泡那是家常便飯的事情,都是姐姐來幫我們處理的。別說水泡這些小事了,我們吃的飯,穿的衣服,玩的小玩意,大多都是姐姐弄的。” “我只知道她的料理很好吃。”今川義元想起了當年和銀杏在樹林里被追殺后,銀杏做的那頓烤雞——那是對雞肉深惡痛絕的今川義元唯一覺得尚能下咽的雞肉了, “看她平日里那么悠閑懶惰,還以為她不會操心這些呢。” “可能就是小時候拉扯我們幾個兄弟姐妹操勞太多,姐姐現在才越來越懶的吧,想把小時候吃得苦都補回來。”武田晴信揣度著銀杏的心思,隨后笑道,“倒是‘姐夫’你吃了大虧,享受不到姐姐的伺候咯。” “這樣才好嘛。”今川義元倒是搖頭,借著風吹起門簾的機會,望著銀杏認真的背影,“不想她終日操勞吃苦,能悠閑地偷懶多好呀。” “你就是太寵姐姐啦,姐姐也真是好福氣,能討到五郎這樣的夫婿。” · 天文十二年(1543)年1月18日中午,一行人到了那古野城城下町,城下町的繁華令今川義元這樣見慣了今川館城下町的人都感到了震驚。來往的客商絡繹不絕,城下町周圍滿是擺攤的小販,不乏有大型商隊過往——難怪今川義元等人一路上都沒怎么受到排查,因為對尾張而言, 這樣的人員流動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