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訓練的工作也有條不紊地進行開來了。 裝備用的冷熱兵器臨海屯這邊都可以做到自產,當然沒有問題,就是戰馬的保障是一個大的挑戰。 現在戎羌那邊已經接近和蕭文明撕破臉皮了,同北方的商貿溝通又被占據中原的康親王截斷,想要直接從他們那邊購買馬匹是很難的了。 不過蕭文明倒有一個中間商可以利用,那就是高麗國。 高麗國同兩國的邦交都沒有中斷,又是完全站在蕭文明這一邊的,通過他們可以用幾乎成本價,購買到戎羌草原的良駒。 并且那里的監國也就是蕭文明的妻子李令月,在蕭文明派過去的兩個頭目張俊和劉辰的協作之下,也正在仿效蕭家軍,建立起一支正規的軍隊。 這支軍隊的兵員雖然是從高麗國內征募的,但是骨干都是中原漢人或者高麗漢人,等到最關鍵的決戰時刻,他們必然是會發揮定海神針一般的作用。 蕭文明這邊正在緊鑼密鼓地辦理各項事務,這時卻聽說張大戶匆匆趕來了。 張大戶是蕭文明的熟人,之前就靠著同臨海屯的貿易,成了整個江南都響當當的大富豪,并且還花大價錢給自己捐了個六品員外郎的功名。 而就是憑借著這個功名,蕭文明也有了由頭,趁著天下大亂的時機,給他安插了一個常州知府的官位。 常州就在蘇州旁邊,也是江南一個富庶的州府,政治地位雖然不高,這也是糧米稅 收的一個重要來源區域,并且還供應著臨海屯生絲、毛竹、木材等原材料。 蕭文明將張大戶這個親信安插在那里,也是為了保持在常州的控制權。 然而張大戶前來,卻給蕭文明帶來了一個不好的消息:“爵爺,我的常州知府的官位被朝廷撤了!” 蕭文明當時還在算賬,聽了這話,氣得連賬本都扔了:“你是我選的官,朝廷憑什么撤你?” 蕭文明的意思是,張大戶的官位是他任命的,朝廷縱然有千般的理由,想要撤了他的職,也至少要向蕭文明通報一聲。 可張大戶卻搞錯了意思,哭喪著臉說道:“爵爺,是御史臺的官員,說我徇私舞弊,違抗朝廷征兵的命令,所以就把我撤了……” 蕭文明眉毛一挑:“這是怎么回事?你倒說來聽聽。” 眼下這個多事之秋,朝廷最重要的任務無非只有兩項,一項是征糧,一項就是征兵,都是擺在首要的任務。 搞不好張大戶,真的就觸到了朝廷的紅線,犯了不得不將他撤職的罪過,那么蕭文明恐怕保起來也沒那么容易了。 倒也不是完全保不下來…… 誰知張大戶卻介紹說,朝廷攤派下來征兵的名額,應該向本地的百姓招募,而常州這邊的有錢人多,不舍得自家的子弟上戰場,于是就花了錢,雇了從北方逃難來此的難民中的青壯年男子,充作征兵的名額,報到兵部那里去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