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3 背井離鄉-《鐵血小千戶》
第(1/3)頁
按照蕭文明的計算,那位被指派過來接收臨海屯的蘇志玄——蘇大人順流而下,一切順利的話,走水路怎么著也得要二十天的時間,算他早出發了三天,那么也還需要十天才能抵達,這十天的時間,蕭文明很可以做一些事情了。
但是首先要做的,便是把高麗國的大長公主安頓下來。
關于這一點蕭文明還是很過意不去的,畢竟大長公主是自己的新婚妻子,回到家鄉,連婚都來不及結,就得把她晾在一邊,自己忙活去了,的確有些說不過去。
不過大長公主還是十分深明大義——她畢竟是一國的監國長公主,格局已經是國家元首了,自然與眾不同。
蘇志玄要接收臨海屯,蕭文明的方針就是不能讓他接收——至少不能完全接收、順利接收。
但是一來臨海屯的攤子鋪得很大,真就只留給他一個空殼子,朝廷那邊無論是蕭文明本人,還是蘇志玄都交代不過去;二來時間就剩下十天了,想要把所有的東西搬空……
怎么可能?
于是蕭文明按照輕重緩急把需要撤出的物資分成了三類。
第一類,那就是在臨海屯的人——所謂“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現在依附于臨海屯的人,有蕭家軍的子弟、她們的家眷、自小長在臨海屯的老少爺們,以及在臨海屯打工的工人,其中有不少還是熟練工,那都是最寶貴的不可生資源,再要培養一個不知要花費多少的心力,還要搭上一定的運氣成分。
蕭文明心里是想將他們全部帶走的,但也尊重他們的意見,將幾撥人分類集合起來,問他們是不是愿意跟著自己一起走。
蕭家軍和他們的親屬,自然是毫不猶豫、異口同聲,要跟蕭文明同生共死,一起上刀山下火海,自然無話可說,蕭文明也感到十分欣慰。
在屯子里長大的鄉親們,三分之二愿意跟著蕭文明走,另外三分之一則猶豫不定。
倒不是他們對蕭文明不忠誠,實在是這三分之一老的老、小的小,想要到他鄉異域去,不是那么容易,這蕭文明也十分理解他們,讓他們暫時在臨海屯繼續住下來,并且還給了安家費,可以說仁義到了極點。
而在臨海屯打工的那些工人,愿意走和愿意留的則是一半一半。
并且他們的心思是差不多的,就他們的手藝想要賺到現在的銀子,就只有在臨海屯這個地方、在蕭文明這個人的手下才可以做到,現在蕭文明和臨海屯分開了,生產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恢復如初,他們對自己能賺多少錢,心里都沒個底數,因此也就有對半的人產生了截然不同的想法。
關鍵是他們把心里的想法開誠布公的對蕭文明說了,那蕭文明自然也能接受。
愿意跟蕭文明走的,包吃包住,并且保證在年內就重新開工;不愿意跟蕭文明走的,提前發半年的薪水,這半年里面不許他們在別處打工,過了半年愿意重新回到蕭文明手下的,自然雙手歡迎,愿意自謀生路的,也聽其自便。
最重要的人力資源,蕭文明已經安頓安排妥當了,光這個過程,他就如流水一般的花了不少的金銀,外人看了都覺得心疼。
但現在不是心疼黃金白銀的時候,因為真金白銀只能排在重要性的第三位,而在第二位的主要是各種具有技術含量的圖紙、機械、工具以及樣品。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