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8 調火炮-《鐵血小千戶》
第(1/3)頁
蕭文明包括戴松在內,這一向以來無不是攻無不克,戰無不勝,思想上產生了麻痹大意的心態,以為開城不過同其他的城池一樣,并不會有多強的抵抗力。
誰知這一回,他們不但敢于反抗,甚至敢于出城還擊,活生生出其不意,殺了蕭文明一個下馬威!
雖然現在遭受損失的都是高麗人和倭國人,都不是蕭文明的核心骨干力量,但是也不能任由他們被弓箭所殺傷,于是蕭文明趕緊鳴金收兵,提前終止這一場戰役。
好在守城的高麗人,還是犯了老毛病,心里還是太虛,不敢放敵軍離得太近,遠遠地就射出了弓箭,因此殺傷力并不足。
再加上蕭文明之前吸取了攻擊漢城的失敗經驗,在攻打開城這座大城的時候,提前命令所有人都帶上了盾牌。
有了這樣的準備在竹排上的人,一見弓箭襲來,便舉起盾牌,因此損失并不大,一千多人的先鋒部隊,損失了大約六十人,總算是還算順利的撤回了白龍江東岸。
看來開城同其他的要塞不一樣,想要輕松取勝,打一場速決戰是不可能的了。
于是蕭文明只得在白龍江畔安營扎寨,準備來日再戰。
而這一晚上,蕭文明手下的人馬也沒有休息,而是就地取材,將一片竹林砍伐了一小半,趁著夜色扎起了一座浮橋,橫亙在白龍江上。
幸虧蕭文明手下的蕭家軍有修建碼頭的經驗,否則要在如此寬闊的白龍江江面上一晚上就搭起一座竹制的浮橋,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一件事。
第二天一早,江上漫起了一層薄霧,正好可以用來阻隔弓箭手的視線,是一個發起進攻的大好機會。
于是由倭國人和高麗人組成的前鋒,再一次向開城發起了攻擊。
這一回他們通過的,可并不是難以操控的竹排,而是昨天連夜修建的浮橋,在橋上行動,進可攻、退可守,顯然是要比竹排方便和安全多了。
白龍江河面寬闊,并不會有滔滔的水聲,所以人馬在浮橋上行動的聲音顯得特別的顯著,因此雖然是霧鎖江面,但開城的守軍還是發現了江上的動靜。
于是如昨日一樣,從城中飛奔出來,數百弓箭手開始搭弓射箭,企圖阻止蕭文明的人馬度過白龍江。
不是今日的情況又和昨日不同,昨天渡江的軍隊是在晃晃悠悠行動不便的竹排上的,而今日卻是在浮橋上行動。來去自如。再加上昨天的失敗提供了寶貴的經驗,提前有了心理準備,渡江的行動進行得要比昨天順利得多。
縱然是劍如雨下,但僅僅付出了二十人左右的代價,先頭的高麗和倭國的軍隊便已突破白龍江來到了開城之下。
高麗軍隊遠程射擊是他們的專長,近戰搏殺他們就要遜色許多了。
蕭文明派出去的是由倭國軍隊和高麗軍隊所組成的聯軍,其中高麗人的那部分,是蕭文明從其禁軍之中挑選出來的精銳,而倭國人單兵作戰進行肉搏的能力,或許僅遜色于蕭家軍而已,
由他們近距離對上高立國的弓箭手,那就等同于砍瓜切菜,不一會兒便將那些出城的弓箭手殺得手足無措、連連后退,更加沒有功夫向對手射箭。
正當戰事一切順利之時,卻是戴松發現了異常之處:“爵爺,高麗人通常一觸即潰,可今日表現如此頑強,似乎一反常態。莫非背后有陰謀詭計嗎?”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