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朱見濟道:“今日請少保來東暖閣,其實就一件事,希望少保能多教教杭敏杭尚書,主要是近來京畿有人不太安分,可能會有意外狀況發生,到時候需要親軍二十六衛出動。” 于謙道:“微臣已經致仕,不掌兵部了。” 他知道菜廟的事。 致仕后,他整日里看書寫字釣魚種花遛鳥,朝堂大事知曉,但他又不是錦衣衛,哪知道有人會為了堡宗要進行最后一搏。 當然,猜到了。 又道:“調動親軍二十六衛,杭敏和劉珝兩位兵部尚書分內事而已,殿下此言,著實讓微臣不知道如何回復,難道殿下還認為,微臣在暗中掌控兵權嗎?” 朱見濟笑瞇瞇的,“親軍二十六衛去涿州平叛后,遲遲不歸,這不是少保的意思?” 于謙斬釘截鐵,“不是!” 我于謙何人。 豈能做出這等威脅大明皇室的叛逆之舉來。 朱見濟將信將疑。 其實換成其他人,朱見濟屁都不信,畢竟天子多疑這樣的優良傳統,朱見濟還是要繼承下來,但說這話的是于謙,可以信一半。 也不繞圈子了,直接說道:“親軍二十六衛滯留涿州的事情暫且不提,等以后查明,孤會讓幕后之人承受君王之怒。” 頓了下,道:“錦衣衛發現有可疑人士陸續進入京畿。” 于謙恍然大悟,“有人要劫走上皇?” 朱見濟點頭,“估計是這個意思。” 于謙蹙眉沉思了一陣,問道:“殿下怎么看?” 朱見濟笑瞇瞇的:“我大明太祖開國,國運昌盛,太宗五征漠北,南平交趾,可謂盛世之風,至仁宣之治,依然欣欣向榮,縱然咱那位上皇的土木堡之舉有宋之徽欽二帝靖難遺風,但父皇勵精圖治仁厚施政,國力中興,可若是上皇離京,另立天下,大明能承受此等浩劫嗎?” 于謙沉默不語。 他明白太子殿下的意思。 不能讓上皇離京。 可上皇不離京,就得死。 于謙怎么選擇? 朱見濟收斂笑意,盯著于謙,道:“孤知道于少保之忠誠,但愚忠不可取,敢問于少保一句,是這天下的億萬黎民重要,還是堡宗他一人的性命重要?” 于謙不知如何回答。 其實他心里有答桉。 什么重要? 當然是黎民更重要,如果上皇離京,唯一的出路是去南方,先建立個小朝廷,然后進取南京,和北京分庭抗禮。 如此一來…… 大明如墜深淵。 朱見濟沒有逼于謙立即表態,于謙的不說話其實就是答桉了。 道:“估摸著要不了幾日,就會有一場變動,中樞六部少不了有人要跳出來,待得平息之后,還請于少保重新入仕輔左父皇。” 當然不可能是兵部尚書了。 但什么工部尚書、禮部尚書還是可以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