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李世民早就知道拼音字母的事情,就連字典計劃他都很清楚,只是裝作不知罷了。 不過在見到玉韻注的時候他還是很高興的道:“景恪此舉將惠及萬民,功德無量也。” 陳景恪不無得意的道:“不敢不敢,一點微不足道的小成績。” 李世民故作好奇的道:“你是怎么想到拼音字母的?” 陳景恪卻知道他的真實目的,借機打探自己更多的情報。 對此他并不奇怪,且早就想好了應對準備, 道:“這拼音字母并非我憑空創造,而是根據西方大秦國的文字改良而來。” 李世民思索了一下道:“可是后漢書所載的西域大國?” 陳景恪道:“對,就是那個大秦,它的真實名字叫羅馬,距離大唐約有兩萬里,也創造了燦爛的文明。” 他對羅馬的歷史了解也不算多, 只知道凱撒、屋大維、尼祿等幾個比較著名又有特點的君主。 但對于李世民來說這已經足夠了, 當聽到凱撒、屋大維的經歷,眼睛里露出向往之色: “不成想蠻荒如西域竟也有如此英杰, 恨不能生在同一時代與之爭鋒。” 陳景恪提醒道:“羅馬可不野蠻,除了軍事在文化上他們也有很大的成就……西方文明源于古希臘,它只持續了六百多年就毀滅了。” “它的文化被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各個勢力繼承,主要繼承者就是羅馬……” 他又略微介紹了一下羅馬在文化上的成就,為了給李世民制造壓力,對部分地方進行了夸大。 李世民的表情果然凝重了許多,中原向來用俯視的目光看待周邊國家。除了國力因素,文化層面的碾壓也是一個重要因素。 即便是曾經強盛一時的匈奴、突厥,照樣被視為蠻夷。 現在得知自己并不是獨一無二的,這種沖擊比凱撒、屋大維的爭霸史還要大。 “沒想到西方竟然也有如此燦爛的文化, 若真如你所說, 那我中原有些坐井觀天了。” 陳景恪道:“不, 我們并非一開始就是如此的,陛下應該還記得后漢書對大秦國的記載,贊譽可是很高的, 甚至視之為同類。” “只是司馬氏無能,使中原陷入曠日持久的戰亂, 再也無力向外。天長日久后人也就忘記了羅馬, 忘記了外面的世界。”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