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十二國六藝比試分為六場,每場前三名的隊伍可獲得錦旗。 第一名三面錦旗,第二名兩面,第三名一面。 等六場比試結束后,錦旗數最多的隊伍獲勝。 六場比試在每三日進行一場,今日要進行的是禮藝比試。 禮藝比試分為軍禮和賓禮,其實說白了,就是向各國展現一下自己國家訓練兵士以及文化。 這比試的勝敗無法直觀的評定,所以,石臺的兩側分別立起了一個高高的架子,兩個架子的頂端懸掛著十三盞燈籠,寫著各個國家的國號。 而每國的使臣代表手上皆有一盞紅燈籠,等表演結束后,使者代表便可將這紅燈籠懸掛于自認為表現最優(yōu)秀的隊伍下面。 但這紅燈籠不可以掛給自己國家。 所有使者代表將紅燈籠掛出以后,哪個國家的紅燈籠最多,哪個國家便勝出。 海公公宣讀完規(guī)則后,眾國使臣各懷心思地互視了一眼。 皇上知道百姓們早就期待比試開始,所以并未啰嗦,直接讓海公公呈上紅簽,讓眾使者抽取出場次序。 因為場地有限,每一個隊伍都限定五十人出場,這些人都候在指定的場地,等待傳召。 此時,梁王一臉緊張地朝石臺的方向張望著,他是禮藝指揮使,等一會兒會由他帶領隊伍在萬民前表演。 即便他是大奉高貴的梁王,這種場合也緊張得坐立難安。 他此時想得最多的竟然不是贏了比試后,博取父皇的歡心,而是不能輸掉比試,丟了大奉的顏面! 此時,他身后走過來一個相貌俊美的男子,他穿著一身隨侍的衣裳,走到梁王身邊溫聲道: “王爺,別擔心,我們會贏的!不管如何,我都會在你的身后!” 男人是和頌茶樓的那個武生,名叫宋黎。 /85/85305/28534919.html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