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偷摸回永寧和媳婦膩歪了兩天,真的,就兩天,小芽兒都沒抱上幾回,然后又偷偷摸摸去見了小二的干爺,和薛總旗在小安村邊上的軍營碰了頭,回村喊了康大康二兩兄弟來幫手,緊接著就回到虎踞城中坐鎮(zhèn)。
他現(xiàn)在在城里有個據(jù)點。
是一位申老爺子的房子。
申老爺子有三子,老大是虎踞邊軍,老二是虎踞的守城軍,老大沒了十余年,老二是去年秋上北戎攻城時沒的,家里還剩個小兒子守家,端的是大老爺飯碗。
正是閆老二非讓田大老爺補齊的四個柴薪皂隸之一。
在虎踞百姓眼中,這就是根正苗正的人家。
閆二爺回來得背著人。
這等跟腳的人家才信得過。
閆老二其實很尷尬,申老爺子歲數(shù)不小了,拄著個棍子天天哪也不去,就坐在門口給他把門。
一干孫男娣女被他指揮的團團轉(zhuǎn)。
在家的端茶遞水洗衣做飯。
在外頭的不許瞎跑,就在家附近轉(zhuǎn),有生人及時來報,閆老二需要的時候,這些個全是他的小跑腿。
閆老二覺得太麻煩人家了,孰不知申家老爺子為了爭他來家住費了多大的勁,干遍城里的老頭無敵手。
這些日子民團和衙門的帳都漸漸清出來了。
康大是熟手,以前當(dāng)官這些活都干過。
他一個人就頂好幾個,城里百姓也多幫襯,將閆老二從繁重的公務(wù)中解救出來,只剩下用印卡章這一項無法代勞。
一切慢慢走上正軌。
閆老二晚上還是住官衙,夜夜都要爬房頂,和他老師開小會。
白天再出來和村長鄉(xiāng)老們開大會。
商人的消息最是靈通。
關(guān)州經(jīng)歷寒災(zāi)后,糧種難尋,這些聞著銅臭味兒尋來的商人輾轉(zhuǎn)找來,卻不輕易出貨,都想給自己運來的糧種賣一個好價錢。
閆老二看他們比看他老師都親。
這些南方行商,不遠萬里前來,求的是財不假,但確實帶來了虎踞最需要的東西。
不光有種子,還有糧食!
……
英王說到做到。
真的親眼盯著閆玉換藥。
那換來的治外傷的草閆玉是不敢用了,盯著她的人太多。
這一日,他們終于走到虎踞關(guān)外。
一路順利,沒有波折。
世子帶人親迎。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