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3章 借用機械井田制-《薄情贅婿》
第(1/3)頁
但這些農用機械,都由社區統一調配,且只能用于“公田”,而“私田”則無權使用。這主要是因為,歷任滬上總督在近郊地區實行了“井田制”。
所謂“井田”,就是具有一定規劃、畝積和疆界的方塊田。長、寬各百步的方田叫一“田”,作為一“夫”,即一個勞動力耕種的土地。又以九塊方田叫一“井”,因為把九塊方田擺在一起,恰好是一個“井”字形,井田的名稱就是這樣來的。一井的面積是方一“里”;一百井是方十里,叫一“成”,可容納九百個勞動力;一萬井是方百里,叫一“同”,可容納九萬個勞動力。而基本上,一個部落就是由一個或者兩三個“成”組成的,兩三個同加起來也大體上相當于一個社區。
在井田的田與田、里與里、成與成、同與同之間,分別有大小不同的灌溉渠道,叫遂、溝、洫、澮;與渠道平行,還有縱橫的通行道,叫徑、畛、途、道。各種渠道的大小、深淺和通道的寬窄,都有一定的規格。
自第一帝國開國以來,滬上的歷任統治者就把井田分為三類。他們各自把其中最好的部分(即位于河流附近、背山向陽的平展土地)留給自己,叫“公田”。因為公田的面積很大,所以也叫“大田”,驅使部落的居民集體耕種。把較差的土地分給部落耕種。最初的時候,部落還只是一個相對產業單一化的社區形態,居民全都是財政供養的特殊產業工人,而且不負擔租稅,都有受教育的權利,所以,那個時候部落的居民地位還是比較高的。他們表面上不受剝削,是自食其力的勞動者,但隨著時代的遷移,居民的地位已經發生了天翻地覆的改變。
如今,部落居民不僅沒有任何權利,只有給總督耕種井田和服雜役的義務。他們每年要先在大田上勞作,然后才準許去耕種自己作為維持最低生活的那一小塊土地。也正是如此,總督才會如此大方的配備了許多機械。
當然,伴隨著居民地位改變的,還有井田制的落寞。雖然近郊依舊維持著這種不平等的制度,但因為部落和廠區之間人員流動已經很頻繁,部落人口不足,土地撂荒嚴重,久而久之,部落不得不私下允許土地流轉,只要交夠了租金,別的都不在做強制規定。
不過,在實際使用中,這些機械平時大多由各部落管著,只要部落長同意,居民還是可以借用的。
兩天后,所有的準備工作已經完畢,就差購種子了,上次在種子站,李睿已經看好了種子品類,打算明天去廠區直接買就行了。
下午,李睿采完藥正下山,這時候大年氣喘吁吁的跑來。
李睿眉頭一皺,問道:“大年,咋跑得那么快,出什么事了?”
上次大年就是這么急找他,告訴他家里有人鬧事,等他趕回家里人已經走了,難不成今天還有人鬧事?
“小林哥哥,你們家里有人來了……”大年氣喘的都不均勻。
李睿沒聽大年說完,一著急先行奔下山,十幾分鐘后,李睿猛地推開門,順勢從墻角抄起扁擔沖了進去。
院子空無一人。
“大叔,大媽,嫂子……”
李睿掀開門簾,瞅著屋子里的人一怔。
此刻,陸父陸母坐在屋中神采奕奕,炕邊坐了一個人,但這人并不是混混,而是一個端著水杯,長相漂亮的女孩子。
這人不是別人,正是一周前他在山上救的被蛇咬的毛秀蓉。
“怎么……是你?”李睿一怔,一只手將扁擔放在門外,眼角掃到墻角一大堆禮品。
他萬萬沒有想到毛秀蓉會來他家里。
“小林哥……”毛秀蓉見救命恩人回來,頓時下意識的站起身,沖著傻楞的李睿微笑。
“臭小子,還愣著做什么,還不快進來!”陸父一臉興奮的招招手。
李睿一陣無語。
葉蘭著急走過去將李睿拉了進來。
“小林哥,來坐這兒!”毛秀蓉挪開身子。
陸母見狀頓時搖頭笑道:“秀蓉,讓他站在那兒就行了。”
李睿瞅著自己一身灰頭土臉,擺擺手,“你坐吧,我就站在這兒就行了。”
李睿幾乎是郁悶的從房間中走出來的。
河岸邊,李睿和毛秀蓉慢慢行走。
“你是怎么找到我家的?”李睿轉頭看著毛秀蓉,好奇發問。
毛秀蓉仰著頭微微一笑,回答道:“上次你說是楊農2號部落的人,而且我又知道你的名字,找你家肯定就好找咯。”
李睿一拍腦門笑著說道:“這件事差點忘了。”旋即古怪的眼神盯著對方,“對了,傷徹底好了?”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古浪县|
宁海县|
田林县|
田东县|
商丘市|
阿克|
抚松县|
松江区|
潞城市|
安化县|
五河县|
忻州市|
灵台县|
岳阳市|
杭锦旗|
大理市|
锦州市|
沂源县|
绥阳县|
广西|
黎平县|
中阳县|
新丰县|
昆山市|
修水县|
定安县|
太保市|
山东省|
类乌齐县|
建平县|
松滋市|
天等县|
祥云县|
千阳县|
益阳市|
广河县|
陇川县|
自治县|
天津市|
镇赉县|
忻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