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451章:雞肋之詹徽-《大明皇長孫:朱棣送我上皇位》


    第(3/3)頁

    詹士府設正三品詹士一人,正四品少詹士一人,

    正六品府丞一人

    設左右春坊,司經局,主簿。

    在官員的體系中,還是比較豐富詳細,相當于一個小的內閣體系了,或者稱呼為東宮體系更為貼切。

    朱英在心中想了想說道:“我想尋之人,當不畏強權,才華尚可即行,最好是在斷案之上,有著較為豐富的經驗。”

    “如今京師隨著商業興起,我在批閱奏章之際發現,諸多案件也變得頻發起來,因此須心中有著公正之心才可。”

    “最好是對于大明律法,有著較強的熟悉程度。”

    在朱英的操控之下,大明京師愈發繁榮昌盛,人流也是越來越多,各地商會,行商,買賣之人,不斷朝著京師聚集。

    加上如今海禁解除,經商的環境變得更為友好,雖然沒有明令提高商人地位,但與去年,多數人對于商人鄙視程度,正在不斷的降低。

    這些發展和朱英,還有其麾下的群英商會息息相關,自百姓那邊看來,當今太孫殿下都是經商之人,還給京師百姓,太多福利優惠。

    廉價的貨物,讓百姓們真正的得到了實惠,這等情況下,對于商人的偏見,自然會發生很大的扭轉。

    當京師有了商人的土壤,加上眾多的達官貴人,大戶富戶,高度集中的人口需求,在這里做買賣,也不用擔心受到太多欺壓。

    也就不僅僅是大明商人聚集,許多國外商人也聞風趕來。

    只是繁華喧鬧之下,競爭也越發激烈,一些帶著不軌心思者,企圖暗中非法奪取財物之人,也就逐漸增多。

    京師發生的案件,也更加多了起來。

    當今大明外部雖有戰爭,但國內一片祥和,經營民生是為重點。

    目前刑部那邊,大量案件的積壓。

    這等事情,朱英分身乏術,偶爾參與還算可以,但真正跑去解決案件,分析案情這些不太可能,時間上也不允許。

    和詹徽想著帶人去遼東不同,朱英想著把自己名下的詹士府開發出來,是為了目前京師,甚至是解決各地案件,庇佑民生,所以這才有了今日尋吏部尚書詹徽之事。

    聽著太孫殿下的想法,詹徽在心中開始沉思起來。

    自記憶之中,開始搜尋符合太孫殿下需求的人才。

    良久,眼中一亮,便拱手道:“臣一番深思,當真想到一人,盡數符合殿下之要求。”

    朱英聞言,頗有興趣的問道:“說來聽聽。”

    詹徽問道:“殿下可知盛唐狄仁杰。”

    朱英道:“狄仁杰之名,千古流傳,我是當然知道的,難不成詹尚書所言之人,有狄仁杰之大才?”

    詹徽回道:“自然比不得狄仁杰之才,不過此人在斷案之上,確實有幾分本書,本身亦是太原狄氏,便是狄仁杰之后人,名為狄玉森。”

    “此人最慕先祖,常年隨身攜帶《狄仁杰集》,日夜苦讀,想如先祖狄仁杰般,施展心中抱負。”

    “不過和其先祖不同,或許是心思都到了斷案之上,連著十五載,蹉跎半生,名落孫山,至今還只是一個生員的身份。”

    “現如今靠著舉孝廉的路子,在山西平陽府,解州下縣平陸,擔任典史一職。”

    典史不算官,而是吏。

    官是有品階,在吏部有戶籍,全國流動的,不一定是縣令以上,也有縣令以下的,一般是有功名在身。

    縣城之中,一般是知縣,縣丞,主簿三人為官,余者皆為吏。

    而吏則一般是地頭蛇,不一定有功名,也沒有品階,想當官基本不可能。

    簡單來說官員和吏員社會地位截然不同。

    官是上等人,掌有大權,而吏員雖在官府當職,實則戶籍還是民籍,如若被官員開出縣衙,便就和普通百姓沒啥區別。

    “既然是詹尚書舉薦,想必此人定有才能,我便下道令旨,將此人召來京師,看看有幾分成色吧。”

    (https://.23xstxt./book/70531/70531977/758380390.html)

    .23xstxt.m.23xstxt.

    /64/64001/19652349.html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神池县| 榆树市| 宜城市| 甘孜县| 西林县| 浪卡子县| 广河县| 惠水县| 长海县| 南丹县| 蒙山县| 灵丘县| 平远县| 大新县| 延边| 平陆县| 鄱阳县| 威信县| 昔阳县| 漳州市| 通江县| 故城县| 饶阳县| 辽阳县| 安吉县| 清丰县| 永川市| 临泽县| 宜宾县| 巴马| 绿春县| 东阳市| 龙胜| 宕昌县| 安阳县| 宁海县| 准格尔旗| 离岛区| 临武县| 蓝山县| 河曲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