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蒙古草原東部。 自從大明關于東北沃土的消息,經過晉商們的幫忙傳播,在整個草原上擴散開來之后。 便有大量的草原部族,開始向著東部遷移。 因為在晉商們的話語中,那里的沃土,能夠產出最為足夠的糧食,只要誰掌控了那片土地,麾下的將士們,子民們,將永遠的擺脫饑餓。 這樣的話,聽上去很不靠譜,但是幾乎所有的草原貴族,全都相信了。 因為他們很早就通過各種關系,渠道,自大明那邊就有所聽聞,是真真切切有的事情。 據說大明要遷徙上百萬的農人,到遼東,奴兒干一帶去開墾這些沃土。 “這要是去打一次秋風,豈不是說整個部族都不用擔憂饑餓的問題了。” 蒙古人當然不會說是跑過去種田的,在他們看來,搶就是最為快捷的方式。 對于大明的邊境,幾乎十個蒙古騎兵,就有七個去打過秋風。 因為蒙古草原的產出,根本不夠部族的生存,即便是一些大的部族,每年都會有不少人餓死,可以說饑餓對于蒙古人來說,就是一個常態。 即便他們占據了廣闊的草原,但只能依靠不斷的劫掠,才有生存下去的可能。 古往今來,一向如此。 目前來說,殘存的北元勢力,統治著跟大明邊疆臨近的區域。 再往北是十多個大部族的聯合體。 往西便就是瓦剌部,再西邊一點,就屬于東察合臺汗國的地盤了,那里更加臨近西部。 也就是說跟遼東,奴兒干接軌的地方,是屬于北元勢力的天下。 但統治歸統治,其實在北元的這邊草原上,依舊還是有很多部族,只是名義上歸屬于北元。 而且由于太多部族的遷徙,目前的北元勢力,根本無法阻止。 是以在蒙古東部的草原上,越來越多的部族在這里聚集起來。 雖說遼東,奴兒干,目前確實是屬于大明所管轄,但這里也存在一個問題,東北沃土存在的地方,已經是在長城之外了。 甚至距離長城還有著數百地的距離,是大明軍力,目前難以企及的地方。 然而大多數的部族在過來之后,就感覺受到了欺騙。 黑土地確實有,可目前還是一片荒蕪,根本沒有開墾的跡象,甚至都不知道何時才會開墾。 等大明的百姓過來,那要等到什么時候,這里部族都快要全部餓死了。 只是短短兩個月的時間,在東部草原這里,就已經聚集了超三百多萬的草原人口。 即便是北元,也根本把控不了。 三百多萬的草原人聚集在一起是什么概念。 假若有人能夠把這股力量整合起來,那么他就是下一個成吉思汗。 因為對于多數的草原部族來說,不管是蒙古族還是其他種族,基本上都是全民皆兵的概念。 這也就意味著三百萬的草原人聚集在一起,其中可以當做兵卒戰力,約莫有百萬人左右。 而大明目前,全國的屯田兵加起來,也才兩百多萬人。 曾經成吉思汗最初統一蒙古族的時候,也才八十多萬族人。 當然,這里的三百萬,是指所有部族加在一起。 所謂時勢造英雄。 當這么多草原人口聚集在一起的時候,混亂的局勢就此打開。 和朱英的猜想幾乎相同,大量的草原部族因為各種矛盾開始各自爭奪,殺戮。 猶如中原王朝之亂世,群雄征戰。 一連數月的戰役開始拉響,每天都有大量的草原各族人死去,一堆堆的京觀出現,血水染紅了草原,連河流中的水,一連上百里都夾帶著一絲血紅。 這對于大明來說,草原的力量開始削弱,當然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尤其是北元,在這其中受到的損傷更大。 實際上捕魚兒海戰役已經使北元貴族遭到最大的失敗。 如果說在此之前他們或許還有著重振勢力入主中原的希望,那么這個希望到這時就完全破滅了。 目前統治北元勢力的可汗,為孛兒只斤·恩克卓里克圖,或者說他是也速迭爾更為清晰。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