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李景隆,黃子澄,還有呂氏。 深入一想就知道,三人也就唯有呂氏了。 李景隆是跟著朱棣跑的,這也不是個新鮮事了,單單幫助燕王朱棣招賢納士,就已經(jīng)明白。 黃子澄也不會是。 因為他是個讀書人,更是一個文人。 作為文人的黃子澄,更多的想法就是留在京師,而不是跑到某處窮鄉(xiāng)僻壤當個土皇帝,雖然現(xiàn)在的黃子澄,其實也沒什么選擇的余地。 是以只剩下呂氏了。 從呂氏和朱英的關(guān)系上來說,本就是件很尷尬的事情。 朱英可不會去認這個繼母,這一點呂氏心里頭也非常的清楚。 若是朱英當了皇帝,那就更加的尷尬了。 俗話說得好,只有皇帝讓你尷尬的,哪有讓皇帝尷尬的事情。 到了那個時候,可就不好說了。 “想好去哪了吧。”朱英直接問道。 朱允炆一愣,因為按照娘親給的可能中,并沒有現(xiàn)在這么一出。 他都已經(jīng)準備好了各方面的說辭,怎得到現(xiàn)在就全部用不上了。 “回大兄的話,我還沒有想好去哪里,一切任憑大兄安排。”朱允炆作揖道。 算是把這個皮球,又重新拋回給了朱英。 朱英也干錯,起身后走向書架那邊,從上面拿出來一個簡易地圖,遞給朱允炆。 “這是如今大明之外的一些地方,雖說是海外就藩,但也不能太遠了,倒不是別的原因。” “想來對于大多數(shù)的地方上來說,比之大明肯定不同,可能會需要許多的糧食,軍士。” “在這方面,若是有了什么難處,大明這邊也好方便支援。” “并不是說,離了大明,就不是大明的人了。” “可是明白了我的意思?” 聽到大兄的回答,朱允炆接過地圖,深深拜謝。 他知道大兄應該已經(jīng)都猜出來了。 “行吧,你先回去歇息一下,這本新的律法,為兄還要仔細查閱一番,可能還要帶來許多修改。” 聽到大兄開口了,朱允炆自然也沒久留的必要。 再說現(xiàn)在的他,也沒想到大兄答應得這般干脆,他得回去春和殿,跟娘親商議一番。 春和殿中,早就準備好的呂氏,正在等候朱允炆的歸來。 看到回來,便就揮手讓周邊的宦官宮女退下。 “你大兄是如何說的。” 聽到娘親的問話,朱允炆便就一五一十的將剛才的情況講述出來。 呂氏聽完后,輕輕撫了下胸口。 太孫這邊沒有反對是在她的意料之中,如此干脆反而讓呂氏浮想聯(lián)翩、 拿過圖紙,呂氏擺在案臺上,便就招呼朱允炆一起查看起來。 最近的呂氏,也是一直在查看有關(guān)的書籍,對于大明之外的認知,算是加強了不少。 “其實對于我們來說,最適合的地方,反而是高麗。” “高麗現(xiàn)在為太孫所掌,又調(diào)了十幾萬大軍跟著一起討伐倭國,國內(nèi)的勢力正在不斷的下降。” “但是為娘覺得,這么好的位置,你大兄也不太可能同意。” 說完之后,呂氏的手指便來到了安南一帶。 /64/64001/19307293.html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