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若是說別的礦產,那就沒辦法了。 這石灰巖對于大明來說,還真就豐富得可以,可謂是大明兩京十三省,全都皆有。 朱元璋有些欣慰的說道:“若是能夠修建一條直達北平的水泥官道,那么遼東,奴兒干,等于直接就在咱們的眼皮子底下。” “不僅僅是遼東,邊疆各軍鎮,亦可修建水泥官道,各方聯動,叫那些草原蠻子,哪敢惹咱大明虎須。” 朱元璋對于官道驛站,極為重視,也很清楚其深層次的作用。 任何人,但凡觸及到驛站,驛道,一點情面都不給。 目前的大明驛站,不管是驛卒還是其他方面,都非常的清正廉潔,畢竟,朱元璋可是拿了一個女婿出來獻祭。 誰若是在這方面,想要動些什么手腳,或者謀取一些私利,首先要對比一下自己跟駙馬的份量。 征戰多年的朱元璋,只是在大孫講出水泥的作用,無須朱英多說,立即就把思路轉到了官道上。 “爺爺,南京至北平,約莫有兩千多里地,若是算是迂回,繞開大山,怕是更添數百里地。” “想要快速建成,須得在這條路上,假設不少于十廠方可,才能保障更加迅速的完工。” 兩千多里,按照朱英的計算,也就是說每過兩百里地,就必須建造一個水泥廠。 以同時鋪設的方式開始進行,而后達成道路的對接。 唯一比較方便就是,目前有官道所在,不用再去勘察道路,只需要將主要的官道進行擴寬便就可以了。 這般年后,完全可以設下點位直接開始。 地面的擴建和夯實,也是需要一定的時間,同時水泥開廠,迅速投入生產。 朱元璋聽完后,搖頭道:“十個廠不夠,遼東,奴兒干的肥沃土地極為關鍵,早一天開墾,就能早一天出糧。咱們的大軍,也能更快的集結抵達。” “不僅僅是糧食上,對于邊關的將士們來說,也非常之關鍵,同時還可震懾草原部族,包括在遼東,奴兒干的那些蒙古人,女真人,多少也能安分守己一點。” “明日早朝后,大孫你留下來,把工部的官員都召集過來,商議出一個章程,看看有沒有可能,今年將這條官道建設起來。” “只要能達到,不管花費多少錢財,多少勞力,都是值得的。” “水泥廠十個不夠,那就二十個,三十個。人手不夠,花錢雇傭也好,征召徭役也罷,再大的困難,都得上去。” “若是今年能夠完成,明年開春,就能只能進行播種,到了夏收,對于咱們大明來說,那便是完全不同。” “咱倒想看看,到了那個時候,誰還敢犯咱大明,那些草原蠻子,哼!” 朱英沒想到,老爺子的魄力,如此之足。 其實朱英覺得,哪怕是兩年修成,都算是非常迅速。 畢竟這是大明,不是后世,沒有機械設備的情況下,只能靠著人力開干,效率自然要慢上許多。 至于征召徭役,肯定是無法避免的,這么大的工程量,招人估計都招不夠。 不過到時候即便是徭役,雖說律法上來說,不用官府掏什么錢財,但朱英也會付給其他勞力同樣的工錢。 最簡單事實,一旦人數過多,肯定會影響到農田的收益,哪怕有賦稅減免政策實行,也會給不少本就掙扎阿子溫飽水準的家庭,雪上加霜。 只是這個錢財,若是全由群英商會承擔,屬實過于龐大了。 還有水泥廠,建高爐,招工匠,挖石灰巖,包含運輸等等一系列的開銷。 可以說這一條官道的建設,足以將現在如日中天的群英商會,直接拖垮。 不過對于來錢的門路,朱英這里小伎倆還是挺多的,照葫蘆畫瓢,總還是要會幾分的。 “爺爺,官道的建設,自然是越快越好,但是孫兒曾經衡量過,徭役來的勞力,干活不賣力,往往十個抵不上一個招來的。” “若是有相同工錢的補貼,那自然就干得賣力了。” “至于所需花費的錢財這塊,孫兒倒是有些想法。” 朱英開口說道。 朱元璋聞言,問道:“大孫說來聽聽。” 朱英道:“有言是修橋度人過水之界,鋪路行大道之基,善發于心,鋪路大功德,修橋無量功德。” “既然這官道有著大功德,自然不能是朝廷獨享,多少也該是分潤給當地一些地主豪紳。” “孫兒建立,每過二十里地,修建一座功德碑,用以記載那些對于官道有所捐獻之人。” “且若是有所捐獻,在不影響官府行走,亦或是軍隊行軍,其三代五福內,可享官道行走之權。” (https://.23xstxt./book/70531/70531977/693373650.html) .23xstxt.m.23xstxt. /64/64001/19157667.html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