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若是每一位衛所百戶,都能懂得術算,戰術,排兵布陣,那么在一場上萬人規模的大戰之中,將會取得怎樣的效果,我想諸位將軍,心里頭應該也是有數。” “亦若方才玄甲衛軍演,雖然地方不算大,也不可能像真正戰役那般,但其中勾連上下的百戶,總旗,在整個軍陣變幻,對敵上,都起到了極佳的效果。” “這才能做到,將主帥的意思,準確的傳遞到每一位將士心中,從而形成強大的協同作戰能力。” 朱英的講述,就是傳遞一個關鍵的信息,那便是重點培養的對象,并非是將軍,更不是千戶,指揮使。 而是百戶,總旗,甚至是小旗這樣的中低層軍官。 在朱英看來,一個軍隊能夠做到上下其效,最主要不是統領,而是這些看似不起眼的百戶,總旗,才是個中的關鍵。 當他們的軍事素養足夠高的時候,一個隊伍的戰斗力,就會極為凝固強大。 “殿下大才,此事臣才明白過來,為何要建軍事學院,如國子監一般立下傳承。” “自古有言,千軍易得,一將難求,然太孫殿下看得更為深入,因即便是領頭的將軍,有著再高的才能,無法真正掌控大軍,也是枉然。” “臣南征北戰多年,對于這一點,深感無力,每每操練新軍,皆在于此。” 馮勝如醍醐灌頂一般說道。 眾人聽得也是心有同感。 朱元璋眼中光彩更甚。 對于將軍們來說,領軍更加輕松了。 但對于皇家來說,將軍的作用,在大幅度的削弱,非常有利于皇權穩固。 因為現在的兵,多是老鄉軍,領頭的將軍和麾下將士,關系十分的密切。 比如若是北方的將軍去領導南方的將士,將軍的才能要減去三分,將士們的戰力更是大跌。 倘若按照朱英這個法子去訓練,那么這種緊密的聯系,將會得到很大程度的切斷。 朱英見此,趁熱打鐵道:“爺爺,如今軍事學院初立,孫兒覺得諸位將軍,皆可入學院為師。” /64/64001/18929017.html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