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359章:學堂之爭-《大明皇長孫:朱棣送我上皇位》


    第(1/3)頁

    其實在義務教育這塊,朱英可不算是最早提出的。

    第一個提出的,正是朱元璋,早在大明建國初,洪武二年的時候,朱元璋就召集了中書省各官員,表達了要普及教育,興辦學堂的意見。

    而在那個時候,整個大明也是迅速的行動起來,開始建立具備大明特色的教育體系。

    這等事情,對于整個古往今來,都算是頭一遭。

    也是不得已而為之,因為朱元璋建國后發現,自己大明如此遼闊疆域,人口,竟有一種無人可用的情況。

    受到蒙元的沖擊和清洗,最為主要的還是蒙學對漢學的打壓。

    很多人認為蒙元,也是屬于中原王朝之正統,他們所用的,所學習的,所提倡的,皆是漢學。

    其實這是錯的。

    或者說,這是朱元璋在編纂蒙元歷史的時候,對其進行了改變,甚至是改變了整個華夏族群的潛意識。

    真實的蒙元,作為第一個自外族進犯中原,且成立王朝的國家。

    實際上在整個蒙元時期,都在極大力度的打擊漢學,打壓漢人。

    首先是忽必烈,他只會簡單的漢語,建立蒙元后,也不存在去推行漢學,而是推行蒙學。

    最簡單的一條,就是想要當官,首先你要會蒙語,懂蒙文。

    朝堂議事,文書卷宗,皆是蒙語蒙文。

    甚至于后來的蒙元歷代皇帝,聽不懂漢語,也不存在看得懂漢文。

    漢家文學,受到了有歷以來最為強力的打擊。

    百年,數代傳承。

    私塾教授的,盡皆是蒙文,蒙語。

    若不是蒙元對于漢人極為打壓,尤其是南人,很難為官,這才使得一些基層的南人百姓,得以保留漢語漢字。

    南北的差異矛盾,也是在這個時候,最大化。

    所以朱元璋只能開辦教育,把讀書人變得多起來。

    他親自審定各級學堂的學生定額,每年招入府、州、縣的學生達三萬多人,他們一律稱“廩膳生”(廩lin),所謂廩膳,即官府供應伙食。

    到了洪武八年的時候,辦學規模再次擴大,又令天下建立社學,延伸到縣城之下。

    如此,加上朱元璋稱帝之前就在南京設立的國子監,整個大明王朝的官辦教育,從京師一直延伸到鄉村。

    大明戶部這邊也全力支撐,除了建校舍、請老師外,學生的待遇也很好,官府除按月供給他們每人“食米六斗”外,還免費供給魚肉,此外這些學生還享有免役特權。

    京城的監生那就更不得了,校服全套包了,結了婚的可以帶家眷入學,未婚的發錢作將來的婚聘金;外地的學生每年還有帶薪探親假,重要節假日發節日補助。

    朱元璋以驚人的行政效率和與他本人秉性極其不符的慷慨,建立了覆蓋整個大明的義務教育體系,幾乎是從幼兒園到大學。、

    現在問題來了。

    為什么朱元璋能辦,朱英現在于京師去辦,就變成了開民智了呢?

    為何現在文武大臣都在強烈的反對,甚至覺得掘了他們賴以生存的根基?

    這個中原因,主要在于對象階層。

    朱元璋在辦理學堂的時候,由官府督辦,最后這些招生人員,包括招生目標,全部落在了勛貴,鄉紳,地主,大戶們的手上。

    那些連飯都吃不起的百姓學子,根本就不可能有機會到這學堂里去。

    這便相當于,眾多家族,拿著官府發放的補助,給自家孩子進行教育培養。

    哪怕是庶出,都能享受名額去官府求學。

    待學成后,這些學子感謝的不會是大明,而是宗族。

    他們得學的機會,不是大明官府給的,也不是朱元璋給的,而是宗族里得來的。

    大明中后期,大明全國各地黨派,朝堂朋黨,幾乎都是建立在這個基礎上。

    官官相護,官商勾結,也是從這里開始。

    因為每一個學子,在求學之初,他的身上就已經有了標記,包括政治傾向,也是非常明顯。

    而現在朱英的動作,就是徹底的打破了這個束縛。

    他所給予的條件,幾乎是非常針對性的,就是那些流民,吃不起飯的百姓。

    這些人一旦學成,他們的出身是干干凈凈的,沒有任何地方的標簽,自身也不會形成朋黨,對于整個官員體系,都會形成巨大的沖擊。

    尤其是這些朋黨人士,哪怕朱元璋已經刻意打壓,但在暗中,依舊相互抱團在一起。

    反觀朱英這邊,再過幾年學成開來后,他們也會抱團,但他們的抱團,沒有地方,而是真正屬于朱英,亦或者說,屬于整個大明。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云南省| 自治县| 游戏| 南阳市| 乌审旗| 名山县| 庐江县| 光泽县| 尚义县| 舞阳县| 贡觉县| 鄂伦春自治旗| 澳门| 青岛市| 浦东新区| 卢湾区| 社旗县| 黔西县| 仲巴县| 定边县| 凤阳县| 道孚县| 恭城| 武陟县| 黄梅县| 德州市| 从江县| 长顺县| 康定县| 平原县| 五原县| 云林县| 石棉县| 上饶县| 乌兰浩特市| 马龙县| 泗水县| 浠水县| 呼伦贝尔市| 枣强县| 阿瓦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