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朱棣心態都要裂開了。 別人不知道,作為錦衣衛的都指揮使還能不知道道衍是一個怎樣的情況么。 是你們硬生生的,將本王最為厲害的軍師,給逼走。 人都已經是投靠朱英了,也就這還不放心,怕于本王有所勾連,把道衍直接給調度到了高麗當國師。 現在人家指揮著二十萬的大軍,快活逍遙。 打倭寇的聲勢,比本王跟晉王在沿海加起來都要大,連那些侵犯的倭寇,都直接跑過去支援了。 據說都快打到倭國本土了。 千里迢迢之外,你誰不懷疑,去懷疑道衍跟本王合謀此事,背后操控。 這一刻,朱棣就有一種沖動,將面前才泡上不久滾燙的茶水,直接潑到這蔣瓛的臉上。 深深的吸氣一口,朱棣還是忍了下來。 他知道現在父皇本就多疑,現在又是追查幕后之人的關鍵時刻,涉及到朱英,父皇大概是要有些喪失理智的。 若是不小心太過于跳脫,讓父皇真正給盯上,可就不好了。 再者說當初朱英身份那檔子事,怕是父皇都調查得清清楚楚了,一些想法自己沒動作,不代表父皇不知道。 否則這父皇身邊貼身侍衛蔣瓛,也就不可能在出事的今天,直接就奔這里來了。 說白了,自己在父皇的心中,還是一個懷疑對象。 ‘父皇,兒臣在你那,就這般不值得信任嘛。’ 朱棣突然感到有些委屈。 自己為大明立下汗馬功勞,所有皇子無出其二,朱英在就也就算了,為何自己連朱允炆都比不過。 不是你自己口口聲聲說,我最類你嘛。 為何到了現在,變成這方模樣了。 “咳咳...” 蔣瓛說完之后,見朱棣張口欲言,又轉而停止,然而陷入沉思,神情千變萬幻。 只能是咳嗽兩聲提醒。 朱棣從沉思中回過神來,而后稍稍回憶了下,這才說道:“道衍法師跟本王有沒有聯系,爾等錦衣衛,難道不是最清楚的嘛,何須多此一舉,詢問本王。” “再者說,本王長期處于北平,這京師里都不甚熟悉,如何會與太孫殿下的事情,有所關聯。” “蔣指揮使,你這般詢問,是否有些過于牽強了。” “本王和皇侄的關系,本來就比較好,在皇侄冊封大典的那天,都曾親自感謝本王,怎么到了你這里,反而懷疑起本王和皇侄的關系來。” 說到這里,朱棣語氣一沉,喝道:“你莫非是要離間本王和皇侄的關系不成!” 聰明的人,在談話之間,都會掌控自己的節奏。 蔣瓛提到道衍,其實就是想要惡心一番朱棣,畢竟他和朱棣之間的關系可不要好,曾經甚至有多次碰撞。 只是朱棣為燕王,他為陛下貼身侍衛兼錦衣衛都指揮使。 一個是陛下的親信,一個是陛下的皇子。 兩人誰也沒法奈何誰。 這次逮到機會,還是陛下的意思,自然要逼迫一番。 顯然朱棣也不是好惹的,這番話出,頓時讓蔣瓛的節奏有些亂了。 離間天家親情,這個罪名可大可下。 大便是九族誅滅,小的話一笑而過。 “燕王殿下哪里話,太孫殿下和燕王殿下的關系眾做周知,自然是燕王殿下誤會了。” “今日這來叨嘮,下官本也不想多問,可在陛下那里,也無法交差,若是陛下問起下官與殿下說了些什么,殿下告訴下官,這該如何回答才是。” 蔣瓛也不是省油的燈,立即避開親情方面的事情,馬上轉移到陛下這邊來。 他很清楚,想要強壓燕王朱棣,唯有是以陛下名義才行。 提到父皇,朱棣如何武功盡廢,頓時就落入到下風中去。 稍稍遲疑了一下,朱棣馬上調換心跳,轉而強笑道:“蔣指揮使哪里話,父皇那邊,自然是咱倆如何說,便就如何答。” “本王為人清清白白,這是與本王毫不相干的事情,說來也是可惡至極,皇侄這般良善,于江山社稷,黎民百姓,均有天大功勞,無量功德。”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