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看到太孫殿下似乎有些疑惑,郭忠解釋道:“殿下,其實像這樣的情況,在皇宮里是很常見的,很多大臣很早就趕來皇宮等待上朝,有時候遇到大事,朝會下得遲了,一些大臣可能就沒扛住。” “在太醫院那邊,對于這樣的事情非常有經驗,無須多久,齊主事就能醒來。” 朱英聽著這話,頗有學無語了。 什么叫非常有經驗,這說明太醫院面對這種情況,都已經是熟透了。 一個大臣昏倒后,幾乎都可以成為流程來安排了。 朱英入宮的時間,整體來說不算長,對于這樣的事情,倒還是第一次了解。 當大明的官,當真是太慘了。 被老爺子壓榨不說,俸祿少,還能多干事,稍有不甚,家里就吃席。 平日里上朝,幾乎都是餓著肚子來的。 朱英還是很清楚,長期不吃早餐,危害還是挺大的,尤其是京官中的老臣不在少數。 現在很多京官,都是各種病癥,調養身體的可能性也不大。 有時候一點小病,就把人給帶走了。 心中思索一番后,朱英對郭忠吩咐道:“傳本宮令旨,把端門大殿清理出來,左右擺上長桌。” “傳令光祿司,往后明日,當在大臣來早期前,于端門大殿左右放置足夠多的早點,以便各官員食用。” “個中的花費支出,算在內帑。” 洪武年間的朝堂京官,其實大部分還是屬于好官的,算得上真正的為民辦事。 能夠站在這大明京師的朝堂上,本身的學問,肯定是過硬的,每一個對于大明來說,都是不可缺少的財富。 端門是過了外五龍橋后,在奉天門的前面。 在這里安排上一個早點自助,也不會有太大的影響,最主要的是能夠方面上朝的官員。 俗話說得好,皇帝還不差餓兵呢,這都做到京官了,俸祿不能加,稍微加點福利還是問題不大。 老爺子那邊,經常也有賜膳,不過都是在早朝結束后,大臣們都餓得兩眼發昏了。 吃飽了肚子,朝會上也更加起勁不是。 齊泰那邊,朱英還是傳令過去,讓其醒來后先回去休息,土地兼并的事情,也不是說一兩天就能解決的。 現在批閱完奏章后,朱英便開始在白紙上,準備關于人才招募的計劃了。 這一塊整個大明沒人有經驗,第一場也只能是朱英自己操刀上陣。 次日清晨。 齊泰從被褥中醒來,天還未亮,便就急急忙忙的起床。 昨天睡得還可以,加上太醫院那邊根據太孫殿下的令旨,安排了一些補品,今天的齊泰精神了許多。 肚子里的咕咕聲沒有在乎,這早就已經是習慣了。 洗漱一番后,便就急忙向皇宮趕去。 齊泰家里沒什么錢財,所以就住得遠些。 出門已經很是熱鬧,很是商販,尤其是菜販已經跳著扁擔去搶攤位了。 過了外城,內城這里就安靜了許多。 陸續有轎子經過,都是上朝的官員。 齊泰的轎子在進入內城沒多久,就停了下來。 這邊還有很多轎子,都是官員的,到了這里,就只能是步行了。 一路上齊泰跟熟悉的官員打著招呼,大家一起趕路。 承天門前,多數官員停下來,整理一番衣裳,然后跨越大門繼續向前。 “咦,這端門怎得如此喧鬧。” 剛過承天門,就聽到一陣喧鬧聲,似乎還有嚎啕的哭泣聲,齊泰不由有些疑惑。 同行的官員道:“上前看看去,某不是哪位不幸出了事吧。” 齊泰點點頭,在上朝的這個時間偶爾出現那么一兩個猝死的官員,倒也不算是什么稀奇事。 只是隨著距離的接近,突然一股誘人的香味傳了過來,讓早就饑腸轆轆的眾多官員,下意識的吞咽口水。 相互對視一眼,顧不得想太多,后續的官員紛紛朝著前面加快腳步過去。 來到端門前,只見在端門大殿中,左右兩邊擠滿了官員,中間還擺滿了長凳,長桌,許多官員竟是就這樣堂而皇之的吃起早點。 后面的官員一下子就疑惑了,什么情況這是。 馬上就有宦官過來解釋:“眾位大人,這是太孫殿下的令旨,太孫殿下憐惜諸位大人身體狀況,特意在端門安排早膳,供各位大人享用。” “諸位還請快些入內吧,若是享用得太久,耽誤了早朝終究是不好的。” 聽到這話,所有的官員心里頭,只感覺一股暖流穿過,眼眶都有些濕潤了,一些年邁的大臣,更是跪地大呼:“我大明,未來可期,未來可期啊!” /64/64001/18330863.html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