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這番比較下來,臣尤為吃驚?!? “而后在表侄的述說下,臣這才慢慢相信,目前軍中確實有如此待遇。” “并且,在秋收雙搶,農忙之時,京師參與閱兵的衛所將士,盡皆沒有下田,而是在不間斷的操練?!? “臣事后在心中算了算,按照表侄如此待遇,我大明京師,閱兵三十六衛的軍餉,該是如何一筆巨大的支出?!? “如今這些年,天災不斷,百姓苦不堪言,餓死者不知幾凡,更有甚者易子而食,赤地千里,連樹皮都被啃光?!? “朝廷的糧食,也是捉襟見肘,地方官府還需借貸糧食,方能堪堪渡過危機,便是如此,也有不少百姓因此餓死?!? “如今天下升平,戰事已絕,些許零星動亂,不足為慮,在這等情況下,臣認為耗費如此錢財在軍餉之上,屬實是犯了大忌。” “臣請陛下,收回如今京師軍中之待遇,把這些錢財,用之于百姓身上。” “臣自小家境貧寒,自是知道在饑荒之中,有一口清粥,該是多大的恩賜。” 說完,白信蹈跪地磕首,額頭觸地,不再多言。 顯熱是下定決定,一定要讓這事,得到陛下的回復。 在這番語氣激昂,情緒憤慨的言論下,諸多官員紛紛心有所感,尤其是文官行列,不少更是心生妒忌。 在官員俸祿這般低的情況下,即便撈了油水的官員,也不敢鋪張浪費,更不敢大肆的宴請賓客。 有些品級比較大的京官,吃肉都只能是偷偷摸摸的,現在聽到說一些軍中丘八,頓頓大魚大肉,這一下子心里就不平衡了。 頓時,整個朝堂上,都喧鬧了起來。 而相對應的在武官那邊,情緒也變得有些激動。 將士們的待遇,尤其是閱兵將士,這些在五軍都督府,都是知曉的。 而且也為能有這樣的待遇,感到非常的興奮。 因為這是太孫殿下的令旨,說明太孫殿下對于武人的看重。 很多官員,列如兵部尚書,這個舉薦劉三吾的茹瑺,自然也是清楚的。 但他們都清楚,這是太孫殿下的意思。 太孫殿下,可是未來的大明皇帝,誰都不想在這方面去得罪他,即便是知道,也當做不知道了。 戶部尚書趙勉就更加無所謂了。 因為閱兵將士的錢財支出,根本沒有通過戶部,他才懶得狗拿耗子多管閑事呢。 這些錢財,都是通過皇宮的內帑支出,皇家自個的錢怎么用,他也管不著。 “大孫,對于此事,不知你是有何解釋?!? 朱元璋聽完后,出乎白信蹈,劉三吾等人的預料,不僅沒有太大的反應,反而對太孫殿下發起質問。 朱英聞言,作揖道:“爺爺,這次閱兵的事情,確實是由孫兒負責,不過和白學士說的不同,這里面的錢財,都是孫兒自個出的?!? “其實吧,倒也不算是孫兒個人所出,說到這里,就不由說起孫兒名下的群英商會了?!? “因為考慮到訓練的強度過高,將士們若是沒有好的飲食,肯定身體是承受不住的。” “閱兵是我大明之重事,自然要保障好將士們的身體,商會中對此大力支持,白學士說的大魚大肉,并非是將士們的標配,而是來源于商會的支持?!? 聽到這話,朱元璋便對下方的白信蹈問道:“如此白學士可還是有什么話說,起身回話。” 白信蹈起身作揖后,回道:“回稟陛下,太孫殿下麾下商會,自然是歸屬于皇家,這大明天下,都是陛下和太孫殿下之天下。” “這商會,理應也當是皇家之商會,既然如此,哪有什么內外之分。” “因此在臣看來,商會的錢財,即是太孫殿下之錢財,也當是大明國庫之錢財,不應是如此使用,賑災為民,才是王道?!? 朱元璋聽到這話,本來平靜的神情,都快被氣笑了,沒去再問大孫,而是對白信蹈說道:“按照白學士這個說法,咱的內帑是不是也要全部給賑災才行?!? “那么按照這番來說,朝堂上百官的俸祿,是不是要再減少一些,全部都拿來賑災,才是汝所言之王道!” /64/64001/18304728.html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