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西城某個角落里,十多人聚集在一起。 “不是說高勇已經被毒死了嗎,為什么錦衣衛好像得到了線索,抓了咱們這么多兄弟。” “若是單單只有浙商,也就不說了,現在就是連咱們徽商這邊,陸續都有不少兄弟被抓,這難道不是高勇供出來的?” 一個短衣打扮的漢子,頗有些氣急敗壞的說道。 這話一出,眾人皆是有些憤慨。 其中一名老者,皺眉道:“不可能,高勇哪怕還活著,也不可能知道這么多的消息,他除了接觸過我們浙商,和在坐的各位,可是沒有任何接觸?!? 有人頓時反駁道:“高勇不知道,難道他頭兒還不知道?這都多少年了,怕是底細都給透露干凈了,咱們這次,可是給了十萬貫寶鈔,還損失這么多兄弟,怕是有些說不過去吧?!? “依我看呀,這筆錢既然沒有起到作用,那么浙商理應退回來?!? 聽到這話,其他的商會頓時感覺提議不錯,紛紛看向代表浙商的老者。 老者冷哼一聲,道:“這次我們浙商,可是損失了一個正五品京官,還有耗費多年才買通的錦衣衛,如此大的損失,諸位難道就不分擔一下嗎?!? 這般一說,眾人也不好多說了。 損失是一方面,主要還是如今浙商已經被錦衣衛盯上了,往后在京師的路子,定然會受到嚴厲的打擊。 “好了,大家都有損失,閑話就不多說了,如今群英商會為太孫麾下,這件事應該已經于整個京師流傳開來?!? “接下來還是需要諸位湊一下,發動文人們,對皇室與民爭利這塊,大作文章。” “咱們今天之所以能夠坐在一起,以往的恩怨就不用提了,如今大家都有一個共同的敵人,群英商會!” “這短短兩月的時間,群英商會侵吞了大伙多少買賣,想必心里頭都是有數的,再這般下去,咱們這些商會,怕都是要被其吞并,再無活路?!? “這一步尤為關鍵,聲勢越大越好,最好把整個天下,都鬧得沸騰起來。讓咱們的陛下,收到的奏章堆積成山?!? “唯有這樣,大伙才能有一線生機,現在,該是到了要出力的時候了。” 一名身穿華服的中年男子,沉聲說道。 在他開口的時候,所有商會的代表,都是安靜的聽著,顯然其身份地位在諸多商會中相當之高。 說完后,有人不由問道:“不知道范先生的意思,是要多少銀兩,才能把這件事安排妥當,可否說個數,也讓我們心中有個底。” 范先生掃視了一眼周邊的商會代表,道:“要想買通文人,尤其還是大文人,其中的花費可不是小數,但是我范某人相信,這筆付出是值得的?!? “這次,范某謹代表晉商,出白銀八十萬兩,根據推算,大約需三百萬兩左右,剩下,便就請諸位,湊齊起來吧?!? 在大明初期,三百萬兩白銀是什么概念。 按照如今的市價,相當于六百萬貫大明寶鈔,而這么多的錢財,只是為了買通全國各地的文人,書寫傳播關于皇室與民爭利的消息。 這個巨大的數額,讓在場的所有商會代表,都沉默了下來,久久不語。 “怎么,舍不得花錢?” “那行呀,這次的事情,范某人就代表晉商這邊推出,那就沒必要參與了,反正我晉商的路子,也不在京師,海上,你們想怎樣,便就怎樣吧?!? 范先生你冷哼一聲,說完就起身準備離開。 浙商老者連忙道:“范先生某急,某急呀!咱們這里,也沒人說不行,就是想看看,這白銀能不能少點,委實是太多了。” 范先生冷哼一聲,道:“你當是小孩子過家家的,難道我范某就不想少一點嗎?!? “就這三百萬兩,還不知道夠不夠呢,這可是和朝廷直接對對上了。對于朝廷,還有咱們陛下,想來浙商的弟兄們最為了解。” 浙商在明初,是晉商,徽商,粵商四大商會財力最為雄厚者。 其發源主要是前朝的海上貿易。 江浙一待的商人,那叫一個真有錢。 不過隨著朱元璋對江南地區的打擊,還有海禁的限制,這也就讓浙商的實力,呈現直線下滑的趨勢。 對于大明朝廷,自然就更加痛恨起來。 聽到晉商范先生的話,浙商老者咬牙道:“行,該我浙商的錢,明日一分不少拿過來,大伙須得合力,不然往后可是沒有咱們四大商會的存在了?!? “強龍不壓地頭蛇,老夫就不信了,這個從西域來的商會,還真能翻了天不成。” 眼看兩大商會同意,徽商和粵商這邊,自然也是跟著點頭。 紛紛表示,在明日就能將錢財湊齊完成,實行大計。 ......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