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他的存在,禁衛們基本上全都知道,玄甲衛更不用說。 除了朱權,朱允外,其他的皇子皇孫,基本上就是一臉迷糊了。 當上午的訓練完成,開始午膳的時候,朱英已然離開。 他已經不需要自己親自帶隊訓練了,這些玄甲衛過來的教頭們,會按照之前的操練方式,狠狠的操練這些新兵’們。 “爺爺如何,看了一上午,有沒有感悟出什么呢。“ 謹身殿后左門這里,朱英笑著對老爺子問道。 “大道至簡,咱到了今日,方才是真正的明白了這般道理,大孫的操練方式,對于任何人來說,都是非常簡單。 “便是這般簡單的法子,不斷的重復,讓將士們真正的記住,袍澤間相互配合,便能大成。“ 朱元璋感嘆著說道,下了早朝后,朱元璋并沒有批閱奏章,而是直接過來看大孫操練將士,明目張膽的偷學。 一直看到將士們解散后就膳,這才返身回了屋內。 “爺爺說得是,在孫兒看來,打仗時的個人勇武在團結作戰面前,真就不值一提。“ “如何發揮出所有人的力量,鍛煉出更高昂的斗志,才是這個訓練方式的根本。“ “非是孫兒說大話,便是開平王在世,一人也不過十人之勇,在絕對聽從軍紀的將士們面前,沒有任何可以阻擋的可能。” 朱英語氣中帶著非常強烈的驕傲。 朱元璋聽到有些奇怪,大孫并非是一個驕傲的人,相反甚至有些過分謙虛。 為什么在操練將士上,如此驕傲。 朱元璋當然不知道,這份驕傲并非來自于朱英本身,而是源自于后世對軍人的認知。 爺孫兩談話間,似乎忘記了那些叫苦不已的皇子皇孫。 朱元璋和朱英,皆是憑借雙手殺出的一條血路,這等操練在兩人看來,不值一提,也就懶得多管了。 不像其他時期,朱元璋在的時候,皇室的這些子孫們,除了一些身體確實羸弱者,其余的都還算是不錯。 至少不會以皇室身份來違抗教頭們的命令。 “大孫這些操練咱看著也不難,需要多久將士們才能初具雛形。”朱元璋有些期待的說道。 之前在城郊軍營看到的玄甲衛,不過訓練了十二天,就已經那般威武。 在這一塊,朱元璋也有些迫不及待了。 “爺爺放心吧,這些將士們更為精銳,照孫兒看來,不過七日應當便能完成初步的訓練。“ 朱英估算了一下說道。 “好,咱就等著七日后,看看咱大孫練出來的大明軍威。 “到那個時候,咱便召集文武百官,自奉天廣場一同欣賞。“ 朱元璋有些興奮的說道。 這等將士練出來,當然就是要給人看的,不僅給大臣們看,還要給天下人看。 想到這里,朱元璋叮囑道:“咱到時候下一道諭旨,讓所有在天界寺的朝貢使臣們取件部過來。“ “咱就盼著大孫給咱操練出來的將士們,宣揚大明軍威,遠揚中外。“ ****** 天子十二親衛,每衛正式編制五千六百人。 十二親衛自然都是滿員的,不過達到朱英要求的,只有一萬八千余人,其余皆是三十五歲以上。 從這可以看出親衛之中,基本上都是老兵,便是這些年歲比較小的,也是十多歲就開始跟隨朱元璋作戰至今。 作為皇帝親衛,自然是所有衛所中最為精銳且忠誠的將士。 大明皇宮,春和宮后方,曾經的奉天殿舊址旁。 這里有足夠大的空地,將近兩萬人在這里,也不覺得擁擠。 四十五個方隊,早在這里排列整齊,在所有將士的前方,有一個臨時搭建的高臺,足夠讓哪怕最后面的將士,也能清晰的看到高臺。 朱英就這般,站在高臺之上,俯視下方近兩萬名將士。 高臺上并沒有遮陽華蓋,而是完全的裸露出來。 此時,太陽已經高升,臨近正午。 朱允一清早就來到了廣場這里,很快就有教頭接應,然后分配到最前方的一個方隊中開始排列。 朱允炫有注意到,除了自己還有許多熟人,這些人皆是皇子皇孫,甚至不少年歲在十幾歲的郡王,也包含其中。 和朱允一樣,這些所有的皇子皇孫,都是接到了朱元璋的諭旨,到這里參加操練。 除了操練外,他們對什么都不知道。 來的時候,也是很快就有教頭接應,他們身上穿的也不是皇室服飾,而是普通的將士裝。 一個方隊三百五十二人,按照身高排列,間隔在半米之內。 每個方隊都有正副兩個教頭。 這些教頭是朱英從玄甲衛里挑選出來最為優秀的存在,由他們負責帶領方隊的訓練。 而今天的第一課,便是站軍姿。 所有教頭開始一個個教導他們,需要怎樣站立,站立的要求,站立的標準。 直到一個多時辰過去,所有的方隊這才排練好,開始站軍姿。 “不就是站著嘛,這有什么大不了的,誰還不能站呢。“ 這是大多數將士的想法,也是包括朱允在內皇子皇孫們的想法。 他們還以為是什么嚇人的操練,結果過來就是教他們怎么站著。 這有何難。 朱英站在高臺上,看著面前的大軍一動一動,也是和他們一般在站著。 他知道,尤其是對于大明精銳來說,可不要小瞧他們的耐力。 這可不是后世軍訓時候,細皮嫩肉的學生,在身體素質上,完全無法比擬,哪怕一個賣菜的老百姓, 都能挑著擔子走出幾十里地。 更別說精銳將士了。 所以為了保證軍姿的效果,朱英干錯沒定時間,就這么一直站,站到受不了為主。 哪怕是朱允這般的讀書人,在半個時辰下,都能堅持挺住。 然而一個時辰過去后,多數人,已經開始腿腳發軟了。 很快,這些站在前排的皇子皇孫們,最先受不了。 “我才不要干這么無聊的操練呢。” 一個皇子嘟囔一聲,直接就坐到了地面上,或許由于是諭旨的關系,所以他并沒有離開。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