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黃廷暉最是喜歡吃烤魚,奈何烤魚用的調料太多,在這個時代還沒有這么多的調料。 所以也只能就此作罷了。 不過魚湯、煎炸魚這些,黃廷暉也是極為喜歡的。 將那兩尾鮮魚給拍暈了,黃廷暉麻利的將鮮魚切開、處理干凈。 先將鮮魚表面的水分擦干,以防止魚身上的水分過多。 黃廷暉十分熟練的給鮮魚的兩面打了幾道花刀。 在鮮魚的兩面打上花刀,不僅可以使鮮魚入味。 還能防止在煎魚時,鮮魚的魚皮因為受熱膨脹導致魚皮破開,從而影響美觀。 黃廷暉將從二柱叔家順來的一塊生姜拍碎,再將一根大蔥切段。 用手擠出姜蔥汁,淋在鮮魚的表面。 魚肚子涂抹蔥姜汁,之后再將姜蔥再放入魚肚子里面。 然后,黃廷暉在魚身上倒入兩勺米酒去腥,再放一點鹽巴將魚腌制了幾分鐘。 這種做法可謂是奢侈,畢竟對于這個時代的農家人而言,根本沒有多余的鹽巴抹在魚身上。 鹽巴可是官營的,很多時候,鹽巴都是極為奢侈的東西。 不過黃廷暉不在乎,畢竟他現在還是頗有家資的。 再說黃廷暉見識過后世一袋一袋的細鹽,口味早就被養叼了。 “蓮兒,點火了!”黃廷暉喚了一聲,小丫頭立刻用火折子將灶臺中的火苗兒燒了起來。 在烈火的烘烤之下,鐵鍋中的水分很快蒸發。 黃廷暉只待鐵鍋上的水分都燒干后,他拿一片生姜在鐵鍋的表面涂抹一遍。 這樣做,能夠在煎魚的時候不容易粘鍋。 待到鐵鍋燒熱后倒入一些油,等到油燒熱之后,讓小丫頭將火兒燒小一點。 這時候,黃廷暉便準備好的鮮魚放進鍋里。 黃廷暉輕輕抓住鮮魚的頭尾兩端,在鍋的上方輕輕放下去,以防止鮮魚的魚皮被劃破。 “蓮兒,火燒大一些!” 聽到黃廷暉的話兒,吳菲蓮賣力鼓搗著風箱,火苗兒躥了起來。 那火兒差不多達到了中火的程度。 黃廷暉也不急,等到鮮魚煎至定型,他便用鍋鏟撥動鮮魚,讓鮮魚的全身都可以受熱,這樣做能使鮮魚煎出來比較均勻。 等到時間拿捏的差不多了,再讓小丫頭將火兒弄小一些,將鍋蓋蓋好,讓鮮魚在鐵鍋里慢慢燜熟。 等到時間差不多了,感覺到鮮魚已經離鍋時,黃廷暉把魚翻過來煎另外一面。 等到鮮魚被煎至兩面金黃以后,就代表已經煎好了,黃廷暉很快把魚撈出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