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秋寒料峭,黃廷暉拉著吳菲蓮的小手兒在黃家村的周邊轉(zhuǎn)著,在黃廷暉的引領下,吹著嗩吶的迎親隊伍往林間方向走去。 在黃家村周邊這塊地界之中,林木之間有著一塊空地兒,這空地上草木枯黃一片。 眾人往那方向走去,枯黃的草兒被撥弄開來,有碑石露了出來。 原來是一塊墓地。 只是這大喜的日子,這對新人不回那新屋去,來這片墳地干什么? 一眾人等大為不解。 “暉哥兒這是?”有黃家村的村民很是不解的開口問道。 “你莫不是忘了?” “暉哥兒的父母,榮哥兒夫婦就是在這里呢!” “今日是暉哥兒大喜的日子,這孩子是想讓自己的父母,看著自己今日成親了呢!” “都說暉哥兒這孩子混賬,是個小混子,但到頭來看上一看呀,便知道這孩子才是真正的孝順!” “也是,榮哥兒夫婦二人的孩子,又怎么可能會是一個小混子呢?” “人家可是讀過書的,知道理的!”跟在黃廷暉身邊的那老頭子感嘆道。 聽老頭子這么一說,眾人方是回過神,原來如此啊! “暉哥兒真是長大了呀!”有人感慨不已的說道。 只見黃廷暉拉著小丫頭的手,走到了自己父母的墓碑旁邊。 雖說黃廷暉來到這個世界之后與自己的“父母”素未謀面, 但記憶之中,榮哥兒夫婦對自己的好卻是揮之不去的。 “爹,娘!”黃廷暉將父母二人墓碑前的枯草給清理干凈。 “你家那不孝的孩兒來了,帶著你們的兒媳婦來了。” 黃廷暉小心翼翼的將枯草給扒拉開,他拿出一方小布塊兒輕輕清理著墓碑兒。 他拉著吳菲蓮的手,就這般俏生生的站在父母二人的墓碑之前。 記憶如同潮水般,朝著黃廷暉的腦海之中涌了過來。 “榮哥兒,你看我這繡的枕頭如何,鴛鴦戲水,真好呢,以后給暉哥兒娶媳婦兒用,你看怎樣?” “榮哥兒,上次我在街上看到有幾個乞兒,無父無母的,怪可憐的,我就買了兩個饅頭給那幾個孩子,榮哥兒,你說有一天我們都不在了,暉哥兒會不會也變成這樣?” “榮哥兒,我的眼睛看不見了呢,以后看不到我們暉哥兒金榜題名,看不到我們暉哥兒娶妻生子了,看不到我們家暉哥兒了。” “榮哥兒,榮哥兒……” 記憶中的母親絮絮叨叨,總是有說不完的話兒。 生性善良的母親,又是多愁善感、喜歡亂想。 她總是為旁人考慮的極多,為自己考慮的很少。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