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晁府的生財之道-《北宋小地主》
第(1/3)頁
晁蓋跟原本軌跡里只圖兄弟逍遙快活的天王截然不同。他知道光有武力遠遠不夠,后勤至關重要。
如現在招募的護衛開銷甚大,每個人至少消耗掉三斤主糧,蔬菜肉食不算,每天光糧食就數十石。
老管家康伯時常念叨,府上雖然有些底蘊,但是人吃馬嚼猶如無底洞,收支不平衡,撐不了多久的。
所以,晁蓋穿越到現在,除了勤加苦練外,一有時間就會前往鐵匠鋪,釀酒坊,莊外的磚窯廠等產業處。憑借后世的知識跟老師傅探討技術革新。
鐵匠鋪是走在最前面的,靠著入碳吸附法鍛造出來的武器強度更高。招募的人手夠多改名為“鍛造坊”。每天有上百把袞刀,樸刀被打出為護衛們換裝。各種農具也頗受周邊百姓歡迎,收入日漸增多。
釀酒坊利用蒸餾之法,使得酒水清澈,更加醇香。由于蒸餾裝置簡陋,想要達到后市白酒尚需要繼續改良。好在現在的酒水剛亮相就成為緊俏貨物。
磚窯場同樣取得了不小的進步,青磚黑瓦產量成倍提升。唯獨研究的水泥遇到難題,晁蓋親自過去探討有了嘗試方法后,這才打馬揚鞭回到府上。
甚至他還搞出了提取精鹽,用甘蔗熬制白糖的方法。連同鍛造,釀酒,磚窯場就是想增加府上收入。
只是時間太短,攤子處在起步階段還沒有完全鋪開。但是晁蓋相信,只需要一年半載就足以打開局面。到時候就可以日進斗金,不再為了錢糧而擔憂。
好消息就是不知是水泊梁山有耳目眼線,又或者是晁蓋之名震懾作用。這段時間整個鄆城地界沒有強人借糧事件。反倒是周邊縣城頻頻傳出劫掠事件。
知縣老爺高興壞了,自然是大力扶持晁蓋。又有王幕僚從中周旋,爭取到了每月五七百石糧食的援助。
晁府如今從鄆城縣官方那里收購糧食價格便宜,這位知縣大人搞錢果然有幾把刷子,猶如大甩賣。
陳糧兩貫錢五石,新糧一貫錢一石,玉米,粟米等粗糧更便宜。皮甲十貫錢一套,紙甲五貫錢……甚至還大包大攬放出幫忙搞到鐵甲的豪言壯語。
糧食不用發愁,甲胄收購,武器鍛造。
前幾天暗地里采購的糧食,武器裝備等物資送達。數百護衛個個披甲,人人拿刀,宛若正規軍。
晁家莊有錢有糧有人,一天一個樣,變得越來越紅火。周圍幾個村子里的人羨慕的不得了,后生仔徘徊不走。搞得實在沒有辦法,統統招入第二梯隊。
晁府又讓人在各地開設粥鋪,定期施粥接濟窮苦百姓。趁機尋找那些窮困潦倒只剩一條命的人家。私下里拉攏招募,誰也不知道晁府有多少人手……
“嘿嘿嘿,沒有一兩千估計也差不了多少。不知不覺間,老子竟然在這條造反的路上走出了新高度!”
晁蓋一手接住石鎖,一手抹著汗水臉上浮現怪笑。作為大老板是知道的非常清楚,安排的明明白白。這些人身強力壯者入伍,機靈嘴滑者進入酒樓。
他丟下手中的石鎖,抓起放在武器架上的一把黑色三尖兩刃刀。摩挲著這把入手冰涼又沉重的兵刃。奮力揮灑雙臂劈砍,斜撩,上下翻飛,呼呼掛風。有時候黑漆漆的刀尖劃過地面留下深深的劃痕。
這把刀是他的殺手锏,在跟石秀等人對戰從來不會動用。中間有螺紋口可以拆分成為鐵棍和短刀。而此刀就是從地下挖出的那一把生銹的三尖兩刃刀,浸泡過草灰堿水幾天,擦拭過后煥然一新。黝黑透亮不知什么金屬,竟然重達一百二十八斤。
晁蓋的力氣正好可以駕馭這把兵刃,隨著對金箔記載領悟加深。實力再上一個臺階,而且是越來越強。哪怕遇到河北槍棒無雙的盧盧盧…盧俊義也不怕。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淮滨县|
远安县|
固镇县|
沁源县|
丁青县|
禹州市|
广平县|
西昌市|
通化县|
五指山市|
松潘县|
镇赉县|
南京市|
双流县|
开远市|
孝昌县|
郓城县|
缙云县|
深泽县|
襄垣县|
孟州市|
公主岭市|
格尔木市|
什邡市|
镇原县|
阜新市|
金阳县|
锡林浩特市|
英吉沙县|
雅江县|
涪陵区|
陇西县|
深水埗区|
东平县|
建始县|
淮阳县|
洞口县|
乌拉特前旗|
德保县|
思茅市|
江西省|